[实用新型]倒纱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7058.7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2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泽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06 | 分类号: | B65H57/06;B65H4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纱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纱架。
背景技术
在纺织过程中,当出现坏筒现象时,经常需要倒纱,而现有技术中普通的倒纱架存在筒纱形差,其原因在与张力不一致,而且倒纱过程中还会出现损伤纱线或者断头现象,倒纱效率较为低下,如果选用专用的倒纱机,价格又较为昂贵,因此,如何在成本和效率之间进行权衡,成为了发明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倒纱架,由直线结构的角钢和折线结构的扁钢垂直焊接而成,在所述角钢的中间焊接有插纱杆,在所述角钢的端部设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通过U形螺栓卡固定;在所述扁钢的上部通过螺母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设有气圈控制环,在所述气圈控制环的上方设有气圈破裂跟踪器;在所述扁钢的一端连接有引纱气圈控制环,所述引纱气圈控制环的中心与所述插纱杆的中心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角钢和扁钢焊接架体,在架体的位置装设插纱杆,引线气圈控制环等部件,不仅使该倒纱架在倒纱时不会损伤纱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筒纱成形差,张力不一致导致的易断头的问题,提高了倒纱效率,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倒纱架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角钢;2. 扁钢;3. 螺母; 4. 螺杆; 5. 气圈控制环; 6. 引纱气圈控制环;7.插纱杆;8.筒纱;9.气圈破裂跟踪器;10.U型螺栓卡;11.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倒纱架,由直线结构的角钢1和折线结构的扁钢2垂直焊接而成,在所述角钢1的中间焊接有插纱杆7,在所述角钢1的端部设有供气管11,所述供气管11通过U形螺栓卡10固定;在所述扁钢2的上部通过螺母3固定有螺杆4,所述螺杆4的端部设有气圈控制环5,在所述气圈控制环5的上方设有气圈破裂跟踪器9;在所述扁钢2的一端连接有引纱气圈控制环6,所述引纱气圈控制环6的中心与所述插纱杆7的中心一致,将筒纱8套置于插纱杆7上,纱线分别穿过引纱气圈控制环6和气圈控制环5,可以进行倒纱,该倒纱架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在倒纱时不会损伤纱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筒纱成形差,张力不一致导致的易断头的问题,提高了倒纱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倒纱架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泽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泽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70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