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附式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7663.4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金伟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西部技研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董雅会;郭晓东 |
地址: | 日本福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除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项实用新型,是属于采用如硅胶、分子筛等吸附剂作为吸湿材料的吸附式除湿装置。特别是可以提供露点温度低于零下的超低露点干空气制造装置。以下的说明都是指露点温度低于摄氏零度的低露点干空气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冷冻除湿方式制取低露点干空气时,由于蒸发器会发生冻结现象,所以这种过程很难实现。因此,采用硅胶、或者分子筛等吸附剂的吸附除湿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制取低露点干空气的过程中。
最近,锂离子电池的生产量不断增加,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露点温度在零下50~100℃的极度干燥的空气环境。要确保这种环境,即便是吸附式除湿机也需要特别的工艺流程及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附式除湿装置,设置了两级除湿转轮。既实现了节能,又可以提供极低露点干空气。具体做法是,在除湿转轮的入口与出口之间设置了一条旁路风道及其风量控制阀,同时在干燥房内设置一个检测房间内露点温度的传感器,构成一个露点温度调节回路。通过控制旁路风道通过的空气流量,实现对干燥房内露点温度的调节。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向干燥房内供给所需最少量的干空气,从而实现节能。
【专利文献1】特开2004-89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8-141352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虽然在装置降低能耗的问题上有了改进,但是,装置的进一步节能降耗是时代的需求。而且还要满足既要降低装置能耗,又不能提高产品成本的社会需求。况且,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两级除湿转轮都需要配置再生空气加热器,还存在着能耗较大的问题。
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由于第二级除湿转轮采用了再生空气循环工艺,两级除湿转轮都需要配置再生空气用鼓风机,所以需要两台再生空气鼓风机。而且,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同样,除湿转轮再生用加热器也需 要两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降低装置能耗与降低装置制造成本不能同时实现的问题,本项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附式除湿机,该除湿机不仅实现了制造成本低、能耗低、可以制造极低露点干空气,而且其出口干空气的露点温度基本保持恒定状态。
本项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吸附式除湿装置采用了两级除湿转轮。第一级除湿转轮设置了吸附区与脱附再生区,第二级除湿转轮设置了吸附区、脱附再生区、净化区。需要除湿的空气在经过第一级除湿转轮的的吸附区之后,进入第二级除湿转轮的吸附区,从第二级除湿转轮吸附区出来的处理空气作为干空气提供给干燥房。从第一级除湿转轮的吸附区出来的空气,除了大部分导入到第二级除湿转轮的吸附区外,还有一小部分被导入到第二级除湿转轮的净化区。从净化区出来的这部分空气经过再生空气加热器被加热到所定的再生温度后,导入到第二级除湿转轮的脱附再生区,从该脱附再生区出来的空气直接导入到第一级除湿转轮的脱附再生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空气流程,从第二级除湿转轮的脱附净化区出来的再生空气直接作为第一级除湿转轮的再生空气,对第一级除湿转轮进行脱附再生,第一级除湿转轮不需要再生空气加热器。从而实现节能。
还有,由于第一级除湿转轮不需要另外设置再生空气加热器,整个除湿装置的制造成本会降低。
还有,由于第一级除湿转轮的再生空气,可直接使用从第二级除湿转轮的再生区出来的再生空气,所以第一级除湿转轮采用了低温再生型除湿转轮。因而,第一级除湿转轮不必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所以第一级除湿转轮可以采用相对廉价的基材等,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处理空气鼓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一级除湿转轮的吸附区相连接,从第一除湿转轮吸附区出来的空气与从干燥房返回的干燥空气一同被导入到处理空气鼓风机的进风口。处理空气鼓风机的出风口则与第二级除湿转轮的 吸附区、净化区相连接。所以只需一台鼓风机就可以对两级除湿转轮的处理空气进行送风,这样也就降低了装置的制造成本。
由于第二级除湿转轮的吸附区与处理空气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保证了制造极低露点空气的第二级除湿转轮处于正压状态。因此,即使是风道,装置的密封材料有少许的泄漏,也仅仅会出现向干燥房所输送的干空气量有所减少,而绝不会出现因为外部空气混入而引起的干空气露点上升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西部技研,未经株式会社西部技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7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