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7773.0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平;崔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杭州鸿雁管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4 | 分类号: | F24H4/04;F24H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气 源热泵 热水器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水箱,该水箱采用外置通道盘管加热。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是运用热泵工作原理,吸收空中的低品位热量,经过中间介质的热交换,并压缩成高温气体,通过管道循环系统对水加热,将产生的热量储存在室内的储水箱内
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主要向空气要热能,具有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又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依靠阳光采热和安装不便的问题。而空气能热泵热水器通过介质交换热量进行加热,不需要电加热元件与水接触,没有电热水器漏电的危险,也消除了燃气热水器中毒和爆炸的隐患,更没有燃油热水器排放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当前市场上有两种类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一是:水循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让水在循环过程中吸热达到升温。二是:氟循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让氟利昂在循环过程中传热给水让水升温。
水循环与氟循环机组的组成都是由主机和水箱。
水循环的主机是内置换热器,水箱是简单的承压保温水箱,主机内置一循环水泵,从水箱中吸取冷水送入主机内置换热器内加热,升温的热水再送回水箱内储存,其换热效率高,但存在着内置水泵运行的能耗,不利于节能,此外有些厂家使用质量较差的水泵,叶轮极易生锈,水箱内水质状况也较差,同时也增加设备的生产成本。
氟循环主机无换热器,氟循环机组采用的是铜管式换热。这种换热方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内置铜管直接与水接触;另一种是在内胆外部盘绕铜管。内置铜管直接与水接触,主机产生的高温冷媒直接送入水箱内的铜管中,高温的铜管壁直接加热水箱内储存的热水,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其表面很容易产生水垢和铜绿从而影响换热效果,此外由于各地水质状况也不一样,很多地区出现水箱内盘管因水质问题而腐蚀穿孔,造成氟利昂泄露污染用水以及造成机器报废。
普通的外盘管其换热效果本身就差于内置盘管,其热传导方式为:高温冷媒→盘管→内胆→水,更重要的是铜管是圆形,而水箱内胆也是圆形,两壁的接触换热面很小,尤其是在加工过程中工艺不到位,铜管与水箱外壁多处无法结合贴紧)。
因此,如何高效地保证换热,同时降低成本保证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水箱,解决了内胆外部盘绕铜管式水箱铜管与内胆的接触面积不够,换热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水箱,包括外壳、内胆和内胆外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为微通道盘管,所述微通道盘管包括:
设置在所述内胆上且上下布置的若干根相互并联的微通道管;
连通所有微通道管的第一端头的分水接头,该分水接头带有冷媒进口;
连通所有微通道管的第二端头的集水接头,该集水接头带有冷媒出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若干根微通道管固定在内胆上,微通道管之间为并联方式,两端分别通过分水接头和集水接头连接,高温冷媒通过分水接头同时进入所有的微通道管中,高温冷媒同时流经各微通道管与内胆表面进行传热,单位时间内增大高温冷媒与内胆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换热效率,且减小换热铜管长度。
所述分水接头包括一段与所有微通道管的第一个端头相连通的竖直管道、以及一段与该竖直管道顶端连接的冷媒输入管,冷媒输入管道延伸至外壳处,其进口形成冷媒入口,高温冷媒经冷媒输送管道从竖直管道的顶端送入,高温冷媒在往下自流过程中依次分流进各微通道管中;所述集水接头为一段与所有微通道管的第二个端头相连通的竖直管道,该竖直管道的下端延伸至外壳处形成冷媒出口,所有微通道管中的高温冷媒与内胆及内胆内的水完成热交换后,从各微通道管中出来的低温冷媒都进入集水接头中,由冷媒出口回流进空气源热泵中进行循环加热。
为便于微通道管的安装及换热均匀,作为优选,所述微通道管之间相互平行且同程布设。
为了方便微通道管的安装和维护微通道管的寿命,作为优选,所述每根微通道管外包覆有外包管,外包管与内胆相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外包管为1/2圆弧形。绕内胆外表面的弧度设置,微通道管位于外包管中。
为进一步合理设置换热装置与内胆之间的换热面积,作为优选,相邻两根外包管之间的间距为2~5cm。
作为优选,所述微通道管的内径为0.6~1mm。
作为优选,所述微通道管设置为4~20根。微通道管的设置数量根据内胆的大小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外包管焊接固定在所述内胆外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杭州鸿雁管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杭州鸿雁管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7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