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系统及LED驱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7895.X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2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驱动 电路 系统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更具体地但不限于涉及LED驱动电路系统及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LED(发光二极管)以其发光强度高,直流驱动,使用寿命长以及环保等优点,在各个领域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LED系统的主要调光方式分为可控硅整流器(TRIAC)调光和脉宽调制(PWM)调光。相比可控硅整流器调光,PWM调光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可以避免目视可见的光源闪烁,因此更加受到业界青睐。
对PWM调光LED驱动系统来说,为减小功耗,通常会使用PWM调光信号同时控制LED和驱动系统,在LED关闭器件也将LED驱动系统关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个采用PWM调光的LED驱动电路系统10的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LED驱动电路系统10包含一个Boost(升压)电源转换器101,LED负载102,反馈电路103,反馈控制环104以及调光开关S1、S2、S3。其中反馈控制环104为一个双环反馈控制器,利用来自反馈电路103的反馈信号VFB,参考信号VREF和来自Boost电源转换器101的感测电感电流ISENSE,由驱动信号发生器105产生驱动控制信号CTRL,控制Boost电源转换器中的功率开关。当PWM调光信号由高变低时,调光开关S1、S2、S3,位于控制电路103中的开关S4均关断,同时驱动信号发生器105不使能,以提高系统效率降低功耗。
然而,在高LED调光比的应用场合下,PWM调光信号的占空比会变得很小。此时在一个PWM调光周期内,Boost电源转换器的电感电流可能来不及从零升高到达期望值,致使电源转换器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给LED负载。如果这一情况持续发生,将使电源转换器输出电压下降,令LED负载工作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驱动电路 系统及控制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LED驱动电路系统,包括LED电源转换器,包含至少一个功率开关,产生一个输出电压用于驱动LED负载;LED调光电路,包含调光开关,所述调光开关由一个PWM调光信号控制开通和关断;LED驱动控制电路,所述LED驱动控制电路包含:反馈电路,耦接所述LED负载,根据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一个反馈信号;使能信号发生器,耦接所述反馈电路,根据所述反馈信号,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PWM调光信号,产生一个使能信号,当所述输出电压位于正常范围时,所述使能信号与所述PWM调光信号同步,当所述输出电压过低时,所述使能信号的占空比大于所述PWM调光信号;反馈控制环,耦接所述反馈电路,根据所述反馈信号,一个第二参考信号和所述使能信号,产生一个驱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的开通和关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使能信号发生器进一步包含:采样保持电路,耦接接收所述反馈信号和所述PWM调光信号,用于在所述PWM调光信号开通所述调光开关期间采样所述反馈信号的值并在所述PWM调光信号关断所述调光开关期间保持该值;跨导放大器,具有一个同相输入端,一个反相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所述同相输入端耦接到所述采样保持电路接收采样保持后的所述反馈信号,所述反相输入端耦接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跨导放大电流;偏置电流源,输出一个偏置电流,与所述跨导放大电流相叠加,产生一个充电电流;以及计时逻辑电路,接收所述PWM调光信号和所述充电电流,在所述计时逻辑电路内部产生一个计时时间,并根据所述计时时间和所述PWM调光信号来产生使能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与一个偏置电压之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时时间被设定具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时时间的所述最大值为所述LED电源转换器工作周期的5-10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时时间的所述最小值为1us-2u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7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