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凹铜压板表面处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8580.7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9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君;王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1/00 | 分类号: | H01H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真空 灭弧室 压板 表面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凹铜压板表面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真空灭弧室在制造过程中,其内部的凹铜压板,在经过镀银处理后,该铜零件表面极易产生氧化,甚至还会残留镀液,这严重影响了真空灭弧室的表面质量。现有的改进方法主要是采用传统的车床砂氧化处理,但是车床砂氧化处理存在如下弊端:
1.车床卡盘必须加紧被加工件,否则会出现车床转动时被加工件脱落,但是因为外壳为陶瓷体,夹得过紧会导致被加工件的外壳破碎;
2.手工拿砂纸在转动的车床上进行砂氧化处理,有一定的危险;
3.被加工件若出现加工部位间隙小时,就没有用手砂氧化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凹铜压板表面处理的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车床对真空灭弧室内凹铜压板进行砂氧化处理时存在的真空灭弧室外壳易破碎以及手工操作有危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凹铜压板表面处理的装置,包括高分子轮制成的打毛头,打毛头为桶状,穿过打毛头的上端面设置有螺栓,打毛头和螺栓通过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打毛头的端面和螺母之间设置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凹铜压板表面处理的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车床对真空灭弧室内凹铜压板进行砂氧化处理时存在的真空灭弧室外壳易破碎以及手工操作有危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凹铜压板表面处理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安全,在提高对凹铜压板表面处理效率的同时,还克服了当加工部位间隙小的无法去除氧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凹铜压板表面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打毛头,2.螺栓,3.垫片,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凹铜压板表面处理的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高分子轮制成的打毛头1,打毛头1为桶状,穿过打毛头1的上端面设置有螺栓2,打毛头1和螺栓2通过螺母4固定。
打毛头1的端面和螺母4之间设置有垫片3。
打毛头1采用高分子轮绕制而成,再车加工成中空的桶状,打毛头1为中空结构,可以使待加工的真空灭弧室内中间的金属导杆不受旋转的打毛头1影响。螺栓2支撑打毛头1,通过垫片3和螺母4使得螺栓2和打毛头1成为一体后,将螺栓2远离打毛头1的一端固定在钻床的钻头位置上,然后将待加工真空灭弧室固定在钻床的底座上,并且使得凹铜压板位于打毛头1的正下方、需要抛光的凹铜压板表面朝上,利用钻床钻头向下的旋转原理,带动打毛头1向下接触到凹铜压板时进行顺时针旋转,直至打磨掉其上氧化层,最后抛光凹铜压板表面位置,这样即完成了对灭弧室内凹铜压板外观不良的处理。
通过打毛头1的设置,利用钻床带动打毛头1对灭弧室内凹铜压板的氧化层进行打磨和抛光,替代手工拿砂纸打磨,操作简单、安全;被打毛的工件不用紧固在车床上,只需要用钻床的专用底座固定、用手扶持即可,安全可靠;同时克服了当加工部位间隙小的无法去除氧化的问题。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凹铜压板表面处理的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车床对真空灭弧室内凹铜压板进行砂氧化处理时存在的真空灭弧室外壳易破碎以及手工操作有危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凹铜压板表面处理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安全,在提高对凹铜压板表面处理效率的同时,还克服了当加工部位间隙小的无法去除氧化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8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