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热风炉燃烧效率的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8752.0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何益先;刘德安;毛晓兵;郭正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14 | 分类号: | C21B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魏晓波 |
地址: | 6149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热风炉 燃烧 效率 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产业中的热风炉,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热风炉燃烧效率的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热风炉是炼铁厂高炉主要配套的设备之一,作用是把鼓风加热到要求的温度,用以提高高炉的效益和效率。蓄热式格子砖热风炉是目前现代高炉、尤其是大高炉最常用的热风炉形式,它是按“蓄热”原理工作的。在燃烧室里燃烧煤气,高温废气通过格子砖并使之蓄热,当格子砖充分加热后,热风炉就可改为送风,此时有关燃烧各阀关闭,送风各阀打开,冷风经格子砖而被加热并送出。高炉装有3-4座热风炉,单炉送风时,两或三座加热,一座送风,轮流更换;并联送风时,两座加热。
然而现有的热风炉在其工作时,煤气和空气混合燃烧往往会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不仅污染环境,影响工作人员身体状况,而且还造成大量能源白白浪费,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提高热风炉燃烧效率的预热装置,解决目前技术中热风炉的煤气和空气混合燃烧不充分,造成能源浪费,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热风炉燃烧效率的预热装置,包括煤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热风炉内产生的废气通过废气管路分出两路分别连接到煤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最终由烟囱排出,煤气和空气分别通过煤气管路和空气管路进入煤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中与废气进行热交换获得热能提高温度后再进入热风炉。本实用新型利用热风炉产生的废气余热给煤气和空气进行加热,回收利用废气的能量,最大化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煤气和空气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升温后再进入热风炉内燃烧,预热可以提高煤气和空气的燃烧效率,从而获得更多的热量,提高热风炉的效能功率,煤气燃烧充分后也不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的煤气管路采用一根直送管道直接连接到热风炉,在直送管道上开出前后两根支管连接到煤气预热器,并且在两个支管上各装置了煤气阀门I和煤气阀门II,并且还在两个支管间的直送管道上装置了煤气阀门III,通过控制煤气阀门I、煤气阀门II和煤气阀门III,从而控制煤气是直接送入热风炉还是进入煤气预热器加热后再进入热风炉,增加预热设备的灵活性适应生产的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气管路采用一根直送管道直接连接到热风炉,在直送管道上开出前后两根支管连接到空气预热器,并且在两个支管上各装置了空气阀门I和空气阀门II,并且还在两个支管间的直送管道上装置了空气阀门III,通过控制空气阀门I、空气阀门II和空气阀门III,从而控制空气是直接送入热风炉还是进入空气预热器加热后再进入热风炉,增加预热设备的灵活性适应生产的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的废气管路设置有直排管道连接到烟囱,并且设置了废气阀门I控制通断,在与煤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连接的支路管道上设置了废气阀门II、废气阀门III、废气阀门IV和废气阀门V,通过控制相应阀门从而控制煤气和空气是否加热,适应生产需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高热风炉燃烧效率的预热装置利用废气的余热对煤气和空气进行预加热,提高煤气的燃烧效率,从而可以提高热风炉的效能功率,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最大化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产生大量一氧化碳,降低热风炉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提高热风炉燃烧效率的预热装置,将进入热风炉的煤气和空气预先加热,提高燃烧效率,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8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