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0333.0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徐震;高文斌;戴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震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手臂 动作 稳定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手臂动作稳定性包括肌肉的协调程度、手臂的稳定把握能力,以及间接测量由于情绪波动引起的震颤程度。被测人尽量控制自己的身体、手臂、手指等保持不动时,往往仍有明显的不由自主的细微颤动。有些神经症患者老年人,手的这种控制不住的颤动还会明显增大。因此,身体某部位的这种不由自主的颤动范围可作为控制运动能力的指标。颤动范围越式,控制运动的能力越低;反之,控制运动的能力越强。一个人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这种身体的不自主运动也会比心平气和时明显。因此,这种颤动范围又可作为情绪强度的指标。手臂动作稳定性测定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多方面的实践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装置,通过设置不同规格的圆孔,使得对待测人员的要求更高,将检测功效最大化。
所述用于检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装置,包括:
互成一定角度的底座和背板,所述底座由远离背板一端向邻近背板一端呈阶梯分布,各层阶梯上,分别等间距设置多个金属材质圆孔;
背板顶部设置有一插槽,固定金属笔。
由上,通过设置不同规格的圆孔,使得对待测人员的要求更高,将检测功效最大化。
可选的,所述阶梯共分为三层。
可选的,各层阶梯的圆孔深度逐层增加。
由上,通过设置不同深度的圆孔,增加检测难度,使得对待测人员的要求更高,将检测功效最大化。
可选的,各层圆孔的直径由左至右依次递减。
可选的,所述圆孔呈圆柱形结构或呈倒锥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背板中镶嵌有触摸显示屏。
较佳的,还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心理状态检测单元、通信单元和存储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将心理状态检测单元所采集的待测人员的心理状态数据存储并控制通信单元输出。
所述主控单元还与所述金属笔的笔尖和金属材质圆孔电连接。
由上,通过设置心理状态检测单元,可实现对待测人员在测试过程中的各项心理数据的检测,便于针对不同行业的待测人员给出不同偏重,已达到最优训练效果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心理状态检测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脑电波传感器模块、心率检测模块、皮温检测模块和皮电检测模块。
所述通信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串口通信模块、网口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检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用于检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装置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用于检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装置,通过设置不同深度的圆孔,采集待测人员的各项生理指标,远程上传并存储,进一步的,还可依据所采集的生理指标生成语音提示,对待测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如图1、图2所示的用于检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互成一定角度的底座10和背板14,二者可为一体式结构。较佳的,所述底座10与背板14间的内夹角约为120°。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0的纵截面为一直角梯形,底座10由远离背板14的一端向邻近背板14一端呈阶梯分布,共分为第一层11、第二层12和第三层13。在上述各层阶梯上,分别等距设置5个金属材质圆孔21,第一层的5个圆孔从左到右的直径分别为12、10、9,8、7毫米,圆孔深度为15毫米;第二层的5个圆孔从左到右的直径分别为6.5、6、5.5、5、4.5毫米,圆孔深度为20毫米;第三层的5个圆孔从左到右的直径分别为4、3.5、3、2.5、2毫米,圆孔深度为25毫米。本实施例中的圆孔为圆柱形,进一步的,各圆孔还可设置为倒锥形结构。以增加难度。
背板14顶部设置有一插槽15,用于固定金属笔22。金属笔22的笔尖是一根30厘米长,直径1毫米的金属导体,金属笔22的上端是绝缘把手,电线23从绝缘把手上穿出,与用于检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装置的主体相联,用于检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装置主体内,电线23依次连接金属笔22的笔尖、圆孔内壁金属板、圆孔底板金属板、蜂鸣器、指示灯和电源,当金属笔22的笔尖触碰到圆孔内壁或底板,蜂鸣器就会发出声响,同时指示灯闪烁。上述电路连接并非本申请重点,且属于常规电路连接,故不再赘述。
背板14中还镶嵌有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操作界面,以及输入用户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震,未经徐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0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