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压可反循环冲洗修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0563.7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爱先;李洪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压 循环 冲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作业修井设备,尤其是一种减压可反循环冲洗修井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进行套磨铣作业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由机械转盘带动方钻杆、钻杆、套磨铣工具旋转对井下物体进行套磨铣,套磨铣出的岩屑、铁屑由液流循环系统将其带至井筒外,液流循环系统有正循环和反循环两种方式,正循环就是将循环液从方钻杆、钻杆、套磨铣工具内打入,经套管与钻杆的环形空间返出。反循环就是将循环液从套管与钻杆的环形空间打入,经套磨铣工具、钻杆、方钻杆内返出。由于正循环方式对修井液和泵速要求高,处理不当会卡钻,造成工程事故,所以一般要求反循环。但反循环时打入的高压作用在井口的旋转自封上,目前的旋转自封承压低,密封性能差,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胶芯,使其工作效率低,更换胶芯时需要傍泵,容易发生卡钻事故。油田进行套磨铣作业时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螺杆钻具带动套磨铣工具旋转对井下物体进行套磨铣,由于螺杆钻具中的螺杆为实心体,不能采用反循环,套磨铣出的岩屑、铁屑只能采取正循环方式将其带至井筒外。
因此,油田进行套磨铣作业时采用的两种作业方法都存在问题,使其修井效率低,修井质量差,不能满足套磨铣作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压可反循环冲洗修井装置,减少内部压力,实现正打液反循环冲洗套磨铣出的岩屑、铁屑的循环系统,提高修井效率和修井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减压可反循环冲洗修井装置包括分流体、扩散管、联通罩、喷嘴,所述分流体内部设计有开口向上的盲孔,盲孔的上开口处安装扩散管,所述扩散管上方且分流体内部的上部空腔内安装联通罩,所述联通罩内安装喷嘴,喷嘴内部设置喷孔,扩散管内部为扩散孔,所述喷孔与扩扩散孔同轴线,所述分流体上开设通往盲孔的循环孔,盲孔通过循环孔与分流体外部相通,所述分流体内还设有侧边竖向流道,所述联通罩上设置联通槽,联通罩内腔通过联通槽同侧边竖向流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分流体上端连接在螺杆钻具之下或者钻杆之下。
所述分流体上端内部安装压帽,压帽下端面压住喷嘴,压帽内孔与喷嘴内部的喷孔同轴线,所述分流体的侧边竖向流道的上部依次通过联通罩、喷嘴、压帽与螺杆钻具之下或者钻杆内腔连通。
所述分流体下端连接套磨铣工具,所述分流体的侧边竖向流道的下部与套磨铣工具相通。
所述联通罩上设置联通槽的部位外径小于上部外径,该处与分流体的上部空腔之间形成环形空腔。
所述压帽内部设计内孔,内孔下部为喇叭状,内孔底部出口直径等于喷嘴的喷孔直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打入的循环液从喷嘴高速向下喷出后流至套管内,在喷射时联通罩内的压力减小,形成的低压区使套管、套磨铣工具内部产生反循环,实现了正打液反循环冲洗套磨铣出的岩屑、铁屑的循环系统,正打液反循环时井口旋转自封不承受高压,不存在旋转自封损坏的问题,因而,工作效率高,采用螺杆钻具带动套磨铣工具旋转对井下物体进行套磨铣时也能实现反循环,可以提高修井质量,满足套磨铣作业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压可反循环冲洗修井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螺杆钻具1、压帽2、喷嘴3、联通罩4、扩散管5、分流体6、循环孔7、套磨铣工具8、联通槽9、环形空腔10、侧边竖向流道11、盲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0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