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地膜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0707.9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8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汪文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伟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地膜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农民使用、成本低廉的手持式地膜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机械化种植的逐渐普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越来越被农民所重视。覆盖地膜后播种,早期是采用剪刀在地膜上绞口,再用小铲挖坑取土。这样的打孔方法打出的膜孔形状不规则,有大有小、边缘不齐。如果播种后压不好土,易被风刮破薄膜,影响耕种效果,并且坑的深浅不一,周围不平,劳动效率低。
目前农民为了打出均匀的膜孔,采用废弃的手电筒,将后盖打开,在地膜上往下一按,即可打一个圆坑。由于手电筒上下直径相同,很容易将土塞到里面倒不出来。用的时间长了以后,手电筒里塞满了刻下的膜片和夹杂的泥土,用起来就不方便了,并且和存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了地膜打孔机,其工作效率高,打出的孔形状规则,效果好。但它仍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维护困难的问题,使其普及受到限制。现有的地膜打孔机大都采用机械作业,后边放置一个可以滚动的打孔装置进行打孔,这种作业方式极易造成薄膜的破损,由于现有地膜都是采用较薄材质的PVC薄膜,在机械滚动过程中极易刮破地膜,影响种植效果。
现有的地膜打孔机的孔距都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具体农作物的需要而调整相邻孔洞之间的距离,这给农民带来较大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地膜打孔装置,它成本低廉、打孔效果好,孔膜形状规整、相邻孔距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方便农民操作。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手持式地膜打孔装置,其结构如下:压杆的上部外套设有手柄,压杆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侧翼板,底板的下面固定焊接有多个空心内螺纹管,打孔锥与外螺纹管固定连接,外螺纹管与空心内螺纹管螺纹拧接,空心内螺纹管的数量比外螺纹管的数量多2-5倍。
上述相邻空心内螺纹管间的距离为3-5厘米。
上述的侧翼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110-160度。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所需要打出的孔洞之间的距离,将打孔锥与外螺纹管拧接到适合的空心内螺纹管内,这样就实现了可调整孔距的地膜打孔,采用底板和侧翼板的连接方式,同时使用打孔锥可以很容易刺破薄膜,而不破坏薄膜的其它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施加压力,有效控制打出孔的直径,使用起来极为方便,不破坏秧苗。成本低廉、打孔效果好,孔膜形状规整、相邻孔距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方便农民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压杆,3、侧翼板,4、底板,5、空心内螺纹管,6、外螺纹管,7、打孔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地膜打孔装置,其结构如下:压杆2的上部外套设有手柄1,压杆2的下端与底板4固定连接,最佳为焊接,底板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侧翼板3,侧翼板3与底板4的侧面焊接连接,底板4的下面固定焊接有多个空心内螺纹管5,打孔锥7与外螺纹管6固定连接,外螺纹管6与空心内螺纹管5螺纹拧接,空心内螺纹管5的数量比外螺纹管6多3倍,相邻空心内螺纹管5间的距离为4厘米。侧翼板3与底板4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地膜打孔装置,其结构如下:压杆2的上部外套设有手柄1,压杆2的下端与底板4固定连接,最佳为焊接,底板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侧翼板3,侧翼板3与底板4的侧面焊接连接,底板4的下面固定焊接有多个空心内螺纹管5,打孔锥7与外螺纹管6固定连接,外螺纹管6与空心内螺纹管5螺纹拧接,空心内螺纹管5的数量比外螺纹管6多2倍,相邻空心内螺纹管5间的距离为3厘米。侧翼板3与底板4之间的夹角为160度。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伟,未经孙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0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匙
- 下一篇:一种新型温控压控蒸汽加热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