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按钮密封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2125.4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6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航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熊雁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按钮密封锁(以下简称密封锁)。它是一种要求有密封快卸作用且有一定承载载荷的锁闭机构,其主要应用领域为直升机辅助密封锁闭机构,也可作为其它有类似特点的领域。
背景技术
密封锁用于直升机口盖和舱门,主要为口盖和舱门提供密封紧固。
在密封锁装机使用中,由于机身蒙皮的不平整,在安装密封锁时,难以保证用于进行密封的密封圈与机身蒙皮之间的配合度,因此容易导致密封锁安装后与机身蒙皮之间的密封性能达不到要求。
另外公开号为CN20312979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PUSH型快卸锁,虽然基本达到了密封的要求,但其第一连接件(摇臂)为“一”字形结构,其缺点在于其在打开时无法限位,导致开锁时开锁臂与底座发生碰撞现象,从而使零件表面出现凹点,降低产品抗腐蚀的能力;“一”字形结构闭锁时也相对密封不够牢靠,由于密封锁锁舌缺乏垂直方向的限位导致其在螺栓位置产生扭矩,导致密封锁产生开锁的倾向,影响密封锁的密封性能;两外它的第二操作部与支架还存在密封配合的问题,密封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按钮密封锁,其通过改变摇臂为“Z”字形结构避免了开锁时开锁臂与底座发生碰撞,另一方面增强了密封性能;将第一按钮(开锁按钮)一体化设计,也降低了密封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按钮密封锁,包括底座,与底座通过轴连接的开锁臂,与开锁臂一端固连的第一按钮,与底座密封配合的第二按钮以及通过销轴连接的锁舌;所述开锁臂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按钮活动连接,所述锁舌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销轴,另一端连接螺栓,所述开锁臂与锁舌之间设有摇臂,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按钮的底部设有与其固连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具有翻边,该翻边高于机身蒙皮;所述第二按钮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摇臂为“Z”字形结构,其“Z”字形的端面与所述锁舌内设的凹槽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开锁臂与锁舌之间设有扭簧。
上述扭簧在开锁和闭锁的两个位置点上,其扭簧钢丝为圆弧形状。
上述双按钮密封锁,其特征在于:该锁的部件除密封圈外均是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处理过的部件。
上述底座与第二按钮密封配合的位置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为一道或二道。
上述开锁臂与第二按钮通过铆接轴连接。
上述螺栓为可调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改变摇臂为“Z”字形结构避免了开锁时开锁臂与底座发生碰撞,另一方面增强了密封性能;将第一按钮(开锁按钮)一体化设计,也降低了密封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按钮,2—第二按钮,3—第一密封圈,4—底座,5—螺栓,6—开锁臂,7—轴,8—摇臂,9—扭簧,10—锁舌,11—第二密封圈,12—销轴,13—凹槽,14—环形凹槽,15—铆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双按钮密封锁,包括底座4,与底座4通过轴7连接的开锁臂6,与开锁臂6一端固连的第一按钮1,与底座4密封配合的第二按钮2以及通过销轴12连接的锁舌10;所述开锁臂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按钮2活动连接,所述锁舌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销轴12,另一端连接螺栓5,所述开锁臂6与锁舌10之间设有摇臂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钮1的底部设有与其固连的第一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3具有翻边,该翻边高于机身蒙皮;所述第二按钮2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圈11,所述摇臂8为“Z”字形结构,其“Z”字形的端面与所述锁舌10内设的凹槽13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销轴12连接,所述开锁臂6与锁舌10之间设有扭簧9。
扭簧9在开锁和闭锁的两个位置点上,其扭簧钢丝为圆弧形状。
该锁的部件除密封圈外均是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处理过的部件。
底座4与第二按钮2密封配合的位置设有环形凹槽14,该环形凹槽14为一道或二道。
开锁臂6与第二按钮2通过铆接轴15连接。螺栓5为可调螺栓。
参见图2,开锁时,第一按钮1、开锁臂6、绕轴7转动,第二按钮2随开锁臂6同向运动,开锁臂6带动摇臂8及锁舌10、螺栓5,当运动到摇臂8限位位置时锁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航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中航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2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