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2139.6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邱迎吉;成国梁;吕金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逸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左一平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温度 感应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巧便于携带的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报警装置普遍都是靠人为的按动开关使得报警装置报警或者发光,但这种报警装置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例如,生活中常遇到过的仓库着火事件,家庭厨房着火事件。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现急需一种可以感应温度的自动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以温度感应的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当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温度达到一个设定值时,报警装置内部的温度开关会闭合,使电路接通,起到报警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灯座上的LED灯安装板以及与底座螺合的灯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温感电路,所述的温感电路包括电源、温度感应电路、发声控制电路、以及发光驱动电路;
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LED信号灯;
所述的发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发声元件;
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与所述的发声控制电路并联后,与所述的温度感应电路和电源相串联,形成回路。
上述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的温度感应电路由一温度感应器件构成。
上述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的温度感应器件是一个温度感应开关。
上述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的温度感应器件固定安装在灯壳或灯座内壁,所述的灯壳或灯座在安装所述温度感应开关的部位设有透气孔。
上述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由一开关三极管构成。
上述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的发声控制电路由一方波输出集成块构成。
上述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其中,还包括一供所述方波输出集成块工作的稳压模块,该稳压模块输出直流5V电压。
上述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的灯壳为由透明材料构成,所述底座由尼龙材料构成,所述的灯壳与底座之间采用卡扣旋紧连接结构。
上述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的底座的外壁设有沟槽,所述的沟槽内设有发泡O型圈。
上述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电池盒。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明显的:
1、当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温度达到一个设定值时,装置内部的温感部件会起反应,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温感部件会联通电路,从而使报警装置报警或者发光,给周围的人以警示,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产品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适合于各种场合的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温感电路的电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温感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温感电路中的温度感应开关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a是环境温度正常情况下该温度感应开关中导电片AB打开的示意图,b是环境温度超过设定值的情况下该温度感应开关中导电片AB闭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电子式温度感应报警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灯座上的LED灯安装板2以及与底座螺合的灯壳3;还包括一温感电路4,所述的温感电路4包括电源41、温度感应电路42、发声控制电路44、以及发光驱动电路43;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43的输出端连接LED信号灯45,也可是其他光源;所述的发声控制电路44的输出端连接发声元件46,所述的发声元件例如蜂鸣器或语言芯片,本实施例采用蜂鸣器,该蜂鸣器可以装在灯壳内,在灯壳的该蜂鸣器安装部位设置透声孔。所述的温度感应电路与电源相串联连接,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与所述的发声控制电路并联后,与所述的温度感应电路和电源相串联,形成回路。所述的电源可以是外接电源,也可以用电池,或者是外接电源与电池转换结构。本实施例是在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电池盒5,用于安装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逸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逸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2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