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箱变专用温湿度监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2161.0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9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H05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电箱变 专用 温湿度 监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油面温度的风电箱变专用温湿度监控器。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做为绿色、环保、可再生型能源,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十分迅速的发展。风力发电技术进一步趋于成熟,风力发电成本大幅下降,风电装机容量逐年快速提高。随着风力发电在社会及国民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日益明显,对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发电、变电、电力传输、保护监视、控制调节等自动化水平也大大得到发展。
当前,国内外风电工程均按“少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方式设计,整个风电场的集控室设置在升压站侧,35kv(或l0kv )、110kv/220kv微机保护装置统一组建为升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而通过远方调度来实现对升压站的“遥信、遥测、遥控、遥调”功能。
由于35kv(或10kv )箱变距离集控室较远,又非常分散,一直以来,升压站综合系统都无法实现对35kv(或10kv )箱变的监视和控制。
使用传统发电厂或变电站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存在诸多不足:体积大、成本高、温度范围窄、测量精度不高、通讯转换环节过多等。例如,传统的测控装置一般针对多条线路或多卷变压器而配置很多开关量、模拟量输入,开关量出口也较多,使得体积、成本、资源配置、装置安装方式难以适应风电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的油面温控器温湿度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风电箱变专用温湿度监控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监控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电箱变专用温湿度监控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主控器,所述的壳体内还包括油温采集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所述的油温采集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到主控器。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油温采集电路包括信号转换模块和油温采集模块,所述的油温采集模块通过信号转换模块连接到主控器。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包括环境温湿度采集模块和加热器,环境温湿度采集模块连接到主控器,并由主控器控制加热器的开启与关闭。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内还包括参数设置模块,所述参数设置模块连接到主控器,并由主控器连接到通讯模块,实现工作参数设置与监控。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内还包括继电器控制模块。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内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分别用于数据存储和实时监控。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热器连接一个温度保护内胆。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为由耐低温材料制成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温湿度的测量精度,在同一台仪表上实现了即监控油浸式变压器的油面温度又监控箱式变电站内部的环境温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风电箱变专用温湿度监控器系统框图;
图2为风电箱变专用温湿度监控器结构图;
其中: 1为油温采集模块,2为信号转换模块,3为环境温湿度采集模块,4为参数设置模块,5为通讯模块,6为继电器控制模块,7为数据存储模块,8为显示模块,9为主控器,10为壳体,11为温度保护内胆;12为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电箱变专用温湿度监控器,集成度高,操控简单,功能多样化,简化了客户设计,大大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下:
一种风电箱变专用温湿度监控器,包括:壳体10,所述的壳体10为由耐低温材料制成的壳体。为保证低温环境下产品的壳体不变形,其外壳采用了耐低温的PC合金材料,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产品能在低温下长期工作。
壳体10内部设有主控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0内还包括油温采集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所述的油温采集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到主控器9。
所述的油温采集电路包括信号转换模块2和油温采集模块1,所述的油温采集模块1通过信号转换模块2连接到主控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2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