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吸能后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2995.1 | 申请日: | 2013-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武剑;刘爽;朱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6 | 分类号: | B60R19/5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吸能后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或半挂车的后防护装置,具体是一种多级吸能后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为减少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轿车与重型卡车的追尾事故的发生,标准法规定了重型卡车及挂车必须加装后防护装置,以减少因追尾造成对轿车及车内人员的损害,但是现实生活中,好多卡车都没有安装后防护,或者安装了后防护也都是简单的几块角钢焊接在一起,一般的汽车和挂车后防护装置只是从车架或者车箱上焊接延伸出一定长度,然后将防护栏固定,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碰撞过程中,这样的后防护装置往往不能阻挡飞速开来的小轿车,小轿车依旧会冲入车底;还有的卡车后防护年久失修,这些卡车一旦发生事故,后防护完全起不到防止小轿车钻入卡车底部的作用,这就要求设计防撞强度较大且轻易不会脱落的后防护装置,使小轿车在追尾事故中的伤亡降到最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级吸能后防护装置,其主要应用于非牵引车车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级吸能后防护装置,包括防撞横梁,防撞横梁的后侧壁两端分别垂直固定有一根斜支撑臂,两根斜支撑臂以防撞横梁的中线对称布置,两根斜支撑臂的末端顶部分别垂直固定有一根后支撑臂,两根后支撑臂之间连接固定有一根横梁,两根后支撑臂的顶端共同固定有一根固定板,固定板与后支撑臂垂直固定,固定板的长度大于两根后支撑臂的间距,并且固定板的中线与防撞横梁的中线重合,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根吸能盒,两根吸能盒的另一端分别与防撞横梁固定(吸能盒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结构)。
这是一个多级吸能的结构,防撞横梁作为第一级吸能部件,斜支撑臂和吸能盒处于第二级,最后残余的能量则被后支撑臂和横梁吸收。多级吸能装置可以很好的吸收因碰撞而产生的能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效地减少碰撞过程中对小轿车产生的危害。此外,增加的固定板、后支撑臂和横梁将各部件紧密连接在一起,防止在碰撞过程中防撞横梁发生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撞横梁为工字钢。防撞横梁为工字钢增加了钢梁的防撞强度,使得追尾时产生的巨大冲击能量分布的更均匀,增加吸能量,减少对追尾乘用车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在现有汽车和挂车后防护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由斜支撑臂、后支撑臂和横梁组成的吸能结构,并且增加了连接车架的固定板,使后防护更牢固的同时形成多级吸能,从而很好的吸收因碰撞而产生的能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效地减少碰撞过程中对小轿车产生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防撞横梁、2-斜支撑臂、3-后支撑臂、4-横梁、5-固定板、6-吸能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多级吸能后防护装置,包括防撞横梁1,防撞横梁1的后侧壁两端分别垂直固定有一根斜支撑臂2,两根斜支撑臂2以防撞横梁1的中线对称布置,两根斜支撑臂2的末端顶部分别垂直固定有一根后支撑臂3,两根后支撑臂3之间连接固定有一根横梁4,两根后支撑臂3的顶端共同固定有一根固定板5,固定板5与后支撑臂3垂直固定,固定板5的长度大于两根后支撑臂3的间距,并且固定板5的中线与防撞横梁1的中线重合,固定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根吸能盒6,两根吸能盒6的另一端分别与防撞横梁1固定。
具体实施时,所述的防撞横梁1为工字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2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钥匙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