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提示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3532.7 | 申请日: | 2013-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2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刘志强;和儒雅;张超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提示 止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止血带发明以来便成为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被广泛的应用于急救止血、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静脉输液、抽血等工作中。
然而,现有止血带在应用过程中,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使用橡胶管止血带为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操作时尤为明显。一般情况下,扎止血带时间的长短以及止血带张力的大小对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抽血结果、患者的舒适程度等均有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止血带压力在10.7-16.0kPa时,静脉充盈度较好,最有利于穿刺;在抽血时,扎止血带时间≧90s时血乳酸浓度增加,对抽血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扎止血带时间过长可引起患者不适,严重时出现肌肉坏死、肌间隔综合症、缺血性挛缩,厌氧感染以及中毒性休克等不良症状,更有甚者导致截肢后果或直接危及生命安全,尤其是对婴幼儿、老年人、血液疾病、肿瘤及意识障碍等患者影响更大。
临床上在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或抽血时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橡胶管式止血带,医护人员一般是凭经验和手感来决定绑扎的松紧度,另外,因衣物遮盖或临时更换穿刺部位而引起的忘记松解止血带的情况时有发生,对病人造成了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止血装置,用于医务工作人员对病人进行输液、输血、止血和采血时绑扎四肢,能够在绑扎过程中监控绑扎的松紧度和绑扎时间,避免因绑扎过松、过紧或者绑扎时间过长而影响救治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提示止血装置,包括止血带,所述止血带为扁平状;其结构中还包括与止血带配套使用的压力监测装置;该压力监测装置包括外壳,贯穿外壳开设有过孔,所述止血带穿过所述过孔,外壳内设置有单片机、计时模块和电源,外壳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蜂鸣器、电源开关、报警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过孔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计时模块、显示屏、蜂鸣器、报警指示灯和压力传感器均连接在单片机上,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连接有运放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报警指示灯为双色LED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密封包裹有防水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屏嵌设在所述外壳的上壁中,显示屏的上表面与外壳的上表面平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扁平状的止血带,比空心橡胶管式的止血带更舒适,而且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止血带的张力,止血带绑扎好后计时模块开始对绑扎时间计时,并将张力和时间显示在显示屏上,当绑扎过松或过紧时,不仅能够通过显示屏显示的张力值读出,而且报警指示灯亮起过松或过紧所对应的颜色,另外,当绑扎超时的时候,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分别通过声音和闪烁光提示医护人员及时松解止血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张力监测原理图。
图中:1、止血带 2、外壳 3、过孔 4、单片机 5、计时模块 6、电源 7、显示屏 8、蜂鸣器 9、电源开关 10、报警指示灯 11、电源指示灯 12、运放电路 13、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3,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包括止血带1,所述止血带1为扁平状;其结构中还包括与止血带1配套使用的压力监测装置;该压力监测装置包括外壳2,贯穿外壳2开设有过孔3,所述止血带1穿过所述过孔3,外壳2内设置有单片机4、计时模块5和电源6,外壳2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7、蜂鸣器8、电源开关9、报警指示灯10和电源指示灯11,过孔3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所述计时模块5、显示屏7、蜂鸣器8、报警指示灯10和压力传感器13均连接在单片机4上,所述压力传感器13与单片机4之间连接有运放电路12。
所述报警指示灯10为双色LED灯。报警指示灯10在止血带1绑扎过松、过紧和超时的情况下分别发出黄色光、红色光和闪烁光。
所述外壳2的外表面整体封装有防水膜。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整体清洗、消毒。
所述显示屏7嵌设在所述外壳2的上壁中,显示屏7的上表面与外壳2的上表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3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步进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用于检验控制上的采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