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极化4G 天线接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4072.X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蒋云泉;张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天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天线 接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极化4G天线接收器。
背景技术
由于通信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所应用的天线大多为第二代(2G主要采用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第三代(3G可提供更宽的频带,不仅能传输话音信号,而且能传输高速数据),但仍无法满足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因此第四代4G通信技术应运而生。相比第四代产品设计,目前的2G或3G通信技术设备有以下不足:①体积比较大;②仅限单极化频段的传输,高低频不兼容;③结构复杂易已老化,使用年限比较低;④采购成本较大。因此,如何在设计第四代天线产品时克服上述缺点,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极化4G天线接收器,以将低频信号与高频信号集成在一起,简化接收器结构并缩小其体积,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极化4G天线接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PCB信号板,所述PCB信号板包括低频区域和高频区域,所述低频区域内通过支撑板安装有至少一个低频振子,所述高频区域内通过支撑板安装有至少一个高频振子,所述低频振子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高频振子的安装高度;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或连通所述低频振子,或连通所述高频振子。
其中,多个所述低频振子以支撑板为中心矩阵分布,且多个所述低频振子均通过一个角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多个所述低频振子的悬空部位分别通过固定在壳体上的辅助支撑柱支撑。
其中,多个所述高频振子以支撑板为中心矩阵分布,且多个所述高频振子均通过一个角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多个所述高频振子的其余部分悬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极化4G天线接收器,其通过把高/低频极化的天线整合设计到同一个产品里,并通过低频振子与高频振子之间的合理布局,在实现双极化的同时实现了4G天线小型化和智能化,天线接收器更精巧和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双极化4G天线接收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及字母表示:
11.壳体 21.低频振子 22.支撑板
23.辅助支撑柱 31.高频振子 32.支撑板
A.低频区域 B.高频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极化4G天线接收器,包括壳体11,壳体11内安装有PCB信号板,PCB信号板包括低频区域A和高频区域B,低频区域A内通过支撑板22安装有至少一个低频振子21,高频区域B内通过支撑板32安装有至少一个高频振子31,低频振子21的安装高度高于高频振子31的安装高度;壳体11上还安装有切换开关,切换开关或连通低频振子21,或连通高频振子31。
其中,多个低频振子21以支撑板为中心矩阵分布,且多个低频振子21均通过一个角安装在支撑板上,多个低频振子21的悬空部位分别通过固定在壳体11上的辅助支撑柱23支撑。
其中,多个高频振子31以支撑板为中心矩阵分布,且多个高频振子31均通过一个角安装在支撑板上,多个高频振子31的其余部分悬空。
4G天线双极化的实现,对结构布局设计要求很高,如图1所示,①首先针对高/低频结构的设计,对PCB信号板进行了设计,PCB信号板的基板采用TACONIC的板材,表面敷铜区精度要求在0.02mm以内,为了防止PCB信号板的氧化而采用了镀锡和涂绿油阻焊等工艺,从而确保在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固性;②为了使频段接收传输更稳定,设计了PCB信号板连接用支撑板,通过同一个支撑板将多个均布的低频振子21或高频振子31连接在一起;③高频振子31/低频振子21的3阶互调(PIM)能达到≤-155dBc,低互调可以使得抗干扰性能大大增强;④高频振子31和低频振子21之间的相互隔离设计,采用高低结构进行隔离处理,通过网络矢量分析仪进行驻波和隔离度的测试以区分高频波带和低频波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天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天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4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胺6POY/FDY交络丝及一步法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车门铰链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