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包铝管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4117.3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1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民;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南方欣达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4 | 分类号: | B22D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包铝管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包铝管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铜包铝线和铜包铝管是铜铝复合材料,该产品具备铝的质量轻,同时又具备铜的导电性,防腐性能好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射频电缆,电磁线,编织屏蔽线,电源线等产品上。现有铜铝复合材料的生产均采用焊接机构来将铜管之间的缝隙焊接起来,采用焊接容易造成假焊的现象,且容易受铜管或铝管表面的干净度影响焊接质量。
故有必要对现有铜包铝管的生产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铜包铝管的生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铜包铝管的生产装置,包括输线机构、包覆机构、拉拔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拉拔机构设置有若干个拉拔模具,所述包覆机构和拉拔机构之间设置有浇铸机构,所述浇铸机构由浇铸机体、浇铸模具和模具加热器组成,浇铸模具和模具加热器设置有浇铸道,浇铸道一端与浇铸模具内腔相连相通,浇铸道另一端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另一端与溶炉的出料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拔模具的数量有三个,三个拉拔模具的内径沿线材的进料方向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输线机构和包覆机构之间设置有清洗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铜包铝管的生产装置,包括输线机构、包覆机构、拉拔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拉拔机构设置有若干个拉拔模具,所述包覆机构和拉拔机构之间设置有浇铸机构,所述浇铸机构由浇铸机体、浇铸模具和模具加热器组成,浇铸模具和模具加热器设置有浇铸道,浇铸道一端与浇铸模具内腔相连相通,浇铸道另一端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另一端与溶炉的出料口相连接。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浇铸方式将铜管的缝隙粘合在一起,既牢固又美观,避免了以往采用焊接造成假焊的现象,同时不受外表面洁净度影响缝隙的粘合质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线机构; 2、清洗机构; 3、包覆机构; 4、浇铸机构;
4-1、浇铸模具; 4-2、模具加热器; 4-3、浇铸道; 5、拉拔机构;
6、收线机构; 7、拉拔模具; 8、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铜包铝管的生产装置,包括输线机构1、包覆机构3、拉拔机构5和收线机构6,所述拉拔机构5设置有若干个拉拔模具7,所述包覆机构3和拉拔机构5之间设置有浇铸机构4,所述浇铸机构4由浇铸机体、浇铸模具4-1和模具加热器4-2组成,浇铸模具4-1和模具加热器4-2设置有浇铸道4-3,浇铸道4-3一端与浇铸模具4-1内腔相连相通,浇铸道4-3另一端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另一端与溶炉的出料口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拉拔模具7的数量有三个,三个拉拔模具7的内径沿线材8的进料方向依次减小。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得到不同线材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输线机构1和包覆机构3之间设置有清洗机构2。这样可以提高后工序的浇铸质量。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浇铸方式将铜管的缝隙粘合在一起,既牢固又美观,避免了以往采用焊接造成假焊的现象,同时不受外表面洁净度影响缝隙的粘合质量。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南方欣达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南方欣达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4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