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融导管用控制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4134.7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3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辉;宋治远;钟理;杨攀;王子洪;仝识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融 导管 控制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消融导管用控制手柄。
背景技术
肾脏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用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新方法,在之前的专利申请中(201220434502.1,201220434913.0),我们设计了用于肾脏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导管,该导管需要用特殊的控制手柄分别控制两个部分弯曲,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设计了此控制手柄。此前的导管往往只能控制导管的一个部分实现弯曲,例如国内与此有关的专利200920222411.X、201020688276.0、201110117776.8等,再例如US7412274B2、US D648851S、US2010/0249773A1等。由于上述控制手柄只能实现控制导管一个部分的弯曲,因此很难实现复杂弯曲的控制;同时上述控制手柄很难避免控制手柄反复旋转照成的线缆盘结,因此不适合肾脏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此外上述控制手柄在操作安全性和操控性方面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因而限制了它们应用于肾脏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稳定性、操作方便的消融导管用控制手柄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融导管用控制手柄,包括操作手柄和手持外壳,所述操作手柄的头部、中部及尾部分别设置有控制钮,控制滑钮及能量交换接头;其中
所述控制钮可滑动的环绕设置于所述操作手柄的外表面;所述操作手柄的头部还设置有导向丝、牵引丝、连接通道、缓冲装置Ⅰ及导向丝附着盘及凹槽Ⅰ;所述导向丝在所述连接通道内通过缓冲装置Ⅰ与导向丝附着盘相连接,所述导向丝附着盘设置于控制钮上;所述控制钮在凹槽Ⅰ内滑动;
所述操作手柄的中部还设置有开槽、连接杆、横梁、缓冲装置Ⅱ、牵引丝附着盘、环形控制钮、环形滑道和滑道,所述连接杆在开槽内滑动,所述环形控制钮在所述环形滑道内滑动,所述控制滑钮在滑道内滑动;所述环形滑道设置于操作手柄或手持外壳上,所述滑道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上;所述牵引丝穿过连接杆,并绕过横梁与连接杆上的牵引丝附着盘相连接;
所述操作手柄的尾部呈八字形,所述能量交换接头呈凸形设置于操作手柄的尾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钮和操作手柄之间还设置有槽齿滑动结构Ⅰ,所述槽齿滑动结构Ⅰ包括凹槽Ⅱ和突出齿Ⅰ,所述凹槽Ⅱ、突出齿分别设置于操作手柄和控制钮上,或所述凹槽Ⅱ、突出齿Ⅰ分别设置于控制钮和操作手柄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滑钮包括触键和控制滑钮体部,其中所述控制猾钮呈伞状,所述触键位于控制滑钮体部上且位于手持外壳外,所述控制滑钮体部设置于滑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触键的宽度大于所述滑道的宽度,所述触键的长度大于环形滑道的长度和滑道的长度。
所述控制滑钮与手持外壳之间设置槽齿滑动结构Ⅱ,所述槽齿滑动结构Ⅱ包括凹槽Ⅲ和突出齿Ⅱ,所述突出齿Ⅱ的上顶面设置上齿槽及下齿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控制手柄可以对消融导管上不同的两个部分进行弯曲控制,使得消融导管更容易进入到肾动脉中,也更容易在肾动脉内进行操作。同时,由于设置了缓冲装置,使得控制手柄操作更加安全。另外,该控制手柄还对操控性进行了提升。最后,该控制手柄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控制手柄旋转所带来的盘结,操作简便、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手柄2的主要结构特点;
图2、图3、图4、图5、图6分别为图1中虚线cc1、cc2、cc3、cc4、cc5横截面的截面图;
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显示了图4中虚线矩形框ar3所示槽齿滑动结构的结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一个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1显示了控制手柄2的主要结构特点,图2、图3、图4、图5、图6分别为图1中虚线cc1、cc2、cc3、cc4、cc5横截面的截面图。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显示了图4中虚线矩形框ar3所示槽齿滑动结构的结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4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