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弹道目标信号生成的小线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4298.X | 申请日: | 2013-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1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夏忠武;蒋德富;夏宏森;杨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院 |
主分类号: | F41G3/26 | 分类号: | F41G3/2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杨坚 |
地址: | 11086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弹道 目标 信号 生成 小线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炮兵雷达侦察校射作业训练器材,特别是一种模拟弹道目标信号生成的小线阵。本实用新型能够形成炮位侦察雷达所需要的弹道目标信号。
背景技术
炮位侦察校射雷达的侦察目标是飞行中的弹丸,而这样的目标环境需在炮兵进行实弹射击的情况下才能提供。由于火炮发射后的弹丸速度、射角、轨迹、滞空时间等的特殊性,以及地形、地物的影响,火炮定位雷达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与其它对地、对空目标侦察雷达具有显著区别。在非实弹射击条件下,因目标环境无法满足火炮定位雷达的战术使用要求,无论是在生产调试阶段或作战训练过程中,如何检验雷达搜索、验证、跟踪性能,判断雷达工作状态,如何实施雷达侦察校射作业训练,一直是世界各国火炮定位雷达研制和使用中的难题。
弹道目标运动速度快,角度变化大,有其固有的运动特性,目前的信号模拟技术大多采用接收雷达辐射的信号,对信号幅度、频率及转发时间进行控制和处理,对雷达形成具有一定距离和运动速度的目标回波信号,但是对目标角度变化的模拟较少。小线阵正是在相关成熟的信号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弹道目标仰角变化较大的特性,增加了角度模拟,实现了弹道信号模拟。
目前,国内尚无弹道目标信号的生成设备。研制和开发能够全面测试和检验火炮定位雷达性能、判断雷达是否故障、简化雷达训练方式的机外弹道目标生成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模拟弹道目标信号生成的小线阵不仅能为火炮定位雷达日常训练提供有效手段,而且对火炮定位雷达研制开发和检测维修保障提供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军事应用价值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弹道目标信号生成的小线阵,采用多辐射单元直线阵形式满足弹道目标的仰角变化要求,利用射频电子开关的特性,采用射频电子开关控制单个辐射单元辐射的方法,形成快速移动的弹道目标回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天线、射频电子开关、射频电缆,其特征是:天线分为上、中、下列馈,每个列馈设置反射板,其上固定组装上下排列的多个辐射单元,组成天线单元阵,辐射单元采用微带结构半波振子天线;每个辐射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射频电子开关;上、中、下列馈均设置于外壳内,并通过连接件将三者连接成一体。
上述的单个列馈高度1.6m,天线阵列总长4.8m。每个列馈均由16个辐射单元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能模拟弹道目标信号生成,采用多辐射单元直线阵形式满足弹道目标的仰角变化要求,利用射频电子开关的特性,采用射频电子开关控制单个辐射单元辐射的方法,形成快速移动的弹道目标回波。具有可靠性高、一致性好、成本低、重量轻和安装方便等特点,且有利于批量生产。提供了部队进行雷达性能检测、战斗作业训练的新型平台,创新了装备维修保障模式,显著提高训练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整体形状示意图。
图2是在每个列馈的反射板上固定组装上下排列的多个辐射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辐射单元组装在反射板上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上、中、下列馈的辐射单元连接射频电子开关的示意图。
图5是电子开关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图7是弹道目标数据生成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5,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如下:天线1分为上、中、下列馈1A、1B 、1C,每个列馈高度1.6m,每个列馈设置反射板5,其上固定组装上下排列的16个辐射单元2,组成天线单元阵,辐射单元2采用现有的微带结构半波振子天线;每个辐射单元2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射频电缆6连接射频电子开关(射频电子开关采用现有技术);射频电子开关组装在盒体3内。上、中、下列馈均设置于外壳内,并通过连接件将三者连接成一体,天线阵列总长4.8m,天线1固定于基座4上。上、中、下列馈1A、1B 、1C之间通过控制电缆7、射频电缆8连接(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
见图5,射频电子开关采用48路开关矩阵与48个辐射单元相连,控制每个辐射单元的辐射开启与关闭,射频电子开关的公共端通过射频电缆外接信号处理器。系统辐射信号时,在电子开关的控制下,48个辐射单元分别单独辐射信号形成编号为1~48的辐射波束。
见图6、7,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一根控制电缆及射频电缆外接信号处理器(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42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