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集动物腮腺唾液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5886.5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珍芳;李紫聪;帅亮;王德化;张献伟;王凯;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动物 腮腺 唾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集动物腮腺唾液的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蛋白,特别是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中是最成功的,但同样存在着不足。譬如只有雌性动物才能在乳腺中表达药物蛋白,且产奶要在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才能进行,这些缺点都阻碍着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发展。
目前,利用腮腺特异性启动子,在家畜的腮腺中表达外源蛋白技术也已经获得成功,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相比,腮腺生物反应器具有许多优点:1、没有性别差异;2、没有时间差异;3、动物不需要等到性成熟交配产奶后收集纯化蛋白,缩短了获得重组蛋白的时间;4、腮腺唾液中蛋白成分少,重组蛋白容易分离纯化。
要从腮腺唾液中纯化重组蛋白,就必须有一种能够长期稳定大量收集无污染的腮腺唾液的方法。目前的唾液收集方法中,只有瘘管手术法才能满足这一需求,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套方便有效的收集装置。
现有的收集畜类唾液的方法主要有:一种是将动物麻醉,注射毛果芸香碱,诱导动物分泌唾液,然后直接从腮腺开口处吸取唾液,这种方法需要每次采集唾液都要麻醉固定动物,费时费力,且采集的唾液量不稳定及容易被口腔中其他物质污染;另一种是将棉布或棉绳放入动物口中,让其咀嚼一段时间后,将棉布或棉绳上的唾液挤压或者通过离心分离出来,这种方法收集到的唾液是混合唾液,而且收集的量非常少;还有一种是瘘管手术法,从嚼肌前沿、下颌处分离腮腺导管,往腮腺方向插入导管,从而将腮腺唾液引流出来,这种方法可以收集大量无污染的腮腺唾液,但是收集期间护理较难,容易造成瘘管被拔出,且不收集唾液时造成唾液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持久大量无污染的收集动物腮腺唾液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收集动物腮腺唾液的装置,包括收集袋、与收集袋内部相通的收集管及设置于收集袋底部的释放塞口,与收集管的顶端相连设有瘘管,瘘管包括两道并列的输液管,两输液管上部分叉、下部紧贴相连。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两输液管上分叉部分的底部均设有环绕输液管的凹槽。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两输液管沿长度方向内径一致,两输液管的外径从入口端至两输液管的连接部位逐渐增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瘘管上两输液管相连部位外径大小一致,瘘管上从两输液管分叉部位至底端内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收集管的顶端外围设有一圈具有倒扣部分的凸起,凸起嵌入瘘管内进行密闭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设有可安装于瘘管底部的瘘管接头,瘘管接头底部的两侧相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收集袋上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收集动物腮腺唾液的装置通过与收集管相连的瘘管上两并列的输液管分别插入动物腮腺导管的近口腔端和近腮腺端,唾液经过近腮腺端的输液管进入收集袋内,打开收集袋底部的释放塞口即可一次性取出收集袋内的腮腺唾液,此收集装置能长时间且与外界隔绝无污染的进行腮腺唾液的收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瘘管与瘘管接头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集管顶端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收集动物腮腺唾液的装置,包括收集袋1、与收集袋1内部相通的收集管2及设置于收集袋1底部的释放塞口3,与收集管2的顶端相连设有瘘管4,瘘管4包括两道并列的输液管,两输液管上部分叉、下部紧贴相连。
此收集动物腮腺唾液的装置通过与收集管2相连的瘘管4上两并列的输液管分别插入动物腮腺导管的近口腔端和近腮腺端,唾液经过近腮腺端的输液管进入收集袋1内,打开收集袋1底部的释放塞口3即可一次性取出收集袋内的腮腺唾液,此收集装置能长时间且与外界隔绝无污染的进行腮腺唾液的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两输液管上分叉部分的底部均设有环绕输液管的凹槽41。
两输液管与动物体内的腮腺导管连接后,可在凹槽41部位用医用棉线对输液管进行扎紧固定,防止瘘管4被拔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两输液管沿长度方向内径一致,两输液管的外径从入口端至两输液管的连接部位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5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哑白遮光单面胶带
- 下一篇:封闭式污泥滚筒堆肥物料翻堆导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