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电船的结构加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6279.0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2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刚;强兆新;郝金凤;韩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2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船 结构 加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风电船的结构加强装置,属于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船的结构优化及加强装置,也可用于自升平台及其它起重设备的结构加强上。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工程船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海上风机组、塔筒等装备的运输、吊装和维护等工作,该船具备在风浪条件下稳定作业的超重、超高的起重能力。吊机是该类船舶在靠港装载及海上作业安装风机的主要设备,自重及受力大,载荷复杂,应力集中,需要对吊机基座进行合理布置,对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及计算,以满足规范要求,保障吊机的起吊作业。传统的风电工程船通常考虑便于计算和施工的左右舷对称的结构形式,将吊基座和固桩架分开布置,吊基座设置在船中,占用了大量的甲板面积,导致甲板上有限的放置风机和其它设备的空间减小,所以船舶可装载的风机数量相对少,以及甲板机械布局困难。随着对风电工程船性能指标等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布置及结构形式难以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将吊基座与固桩架组合起来,提供一种甲板空间占用少,吊机与风机的安装距离小,起重力矩低的风电船吊机的加强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风电船的结构加强装置,由固桩架、吊基座、桩腿围井、中央井组成;其连接关系是:固桩架底部焊接在桩腿围井顶部甲板上,顶部和外壁焊接在吊基座内壁下部卡槽中,吊基座底部焊接在桩腿围井顶部甲板上。
所述吊基座是焊接在桩腿围井的上方和固桩架外部的结构,吊基座外壁结构设计为上圆下方,顶部为圆形结构是为了配合吊机的安装要求,使其与吊机圆形的公共底座用螺栓连接安装时更方便,下部为方形与桩腿围井顶部甲板焊接一起,使基座底部外围壁与主甲板上的纵向和横向的强结构相对应,有利于应力的传递,保障了结构强度;吊基座中间为三角形的空心,与桩腿围井的空心形状对应,也可以是方形、圆形或三角形的结构形式,吊基座空心部分的上半部分底面积小于下半部分底面积,形成一个上凸下凹卡槽,卡槽上部与固桩架顶部焊接,卡槽内壁与固桩架外壁形状相匹配并紧密焊接在一起。
所述固桩架是一种由钢板围成的空心的桁架结构,中间是等边三角形的空心,外壁是不规则的六边形,固桩架空心与桩腿围井空心的形状对应,可以是方形、圆形或三角形的结构形式;固桩架顶部和外壁与吊基座下部卡槽内壁紧密焊接,固桩架底部焊接在桩腿围井顶部甲板上,将固桩架与吊基座组合一起,具有固定桩腿和支撑吊机的作用。
所述桩腿围井是船体结构的一部分,设置在船尾右舷,固桩架和吊基座都焊接安装在桩腿围井顶部甲板上,吊基座在右舷可减小吊机吊臂工作半径,降低吊机所需的最大起重力矩。
所述中央井是由吊基座空心、固桩架空心和桩腿围井空心连接形成的一个贯通的空心结构,对桩腿有保护和支撑作用,并与桩腿保持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风电船的结构加强装置,吊基座与固桩架的组合,充分利用了固桩架本身的结构和高度,使固桩架既能维护固定桩腿,又可作为吊基座的加强结构;吊基座设置在右舷可减小吊机吊臂工作半径,降低吊机所需的最大起重力矩,另一方面也节省甲板布置面积,为其它甲板机械的布置提供了空间,增加了风机的装载量;因此,在吊机选型时,可适当降低吊机的规格参数,从而节约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3为吊基座平面图
图4为固桩架平面图
图5为桩腿围井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由固桩架1、吊基座2、桩腿围井3、中央井4组成;其连接关系是:固桩架1底部焊接在桩腿围井顶部甲板12上,顶部和外壁焊接在吊基座3内壁下部卡槽中,吊基座2底部焊接在桩腿围井顶部甲板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6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可相对运动的新型漂流筏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船模实验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