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反光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6311.5 | 申请日: | 2013-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3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磊 |
主分类号: | F21V7/22 | 分类号: | F21V7/22;F21V17/12;F21V31/00;F21S2/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反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领域,涉及一种LED灯具的核心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探照灯或火车前照灯主要以疝气灯的为主,其使用寿命只有1000个小时,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较高。而LED与疝气灯来比较,疝气灯基本都是点发光,其功率够大,而发光点较小,比较容易做远射,而LED是属于面发光,单颗功率大的LED其发光芯片都比较大,不适合做远射,因此只能选择功率较小且适合做远射产品的LED,以分点聚焦的形式,采用阵列一定的数量来补足其功率小的问题,但在生产过程中,多点聚焦的安装和实现尤为困难,主要是因为反光杯的反光面都是经过真空电镀的,安装过程中难免会用手碰到反光杯的反光面,或灰尘附着在反光杯的反光面上,都会影响反光杯的反光效果。远射产品在安装过程中,LED与反光杯的机构配合要求极其严苛,当LED与反光杯的位置在横向或纵向偏离±0.2MM以上时,其光效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尺寸较大的反光杯,再加上其他部件的公差,以及组合安装的形式,很难做到这个公差以内,而一些移动使用的产品,还要经得起振动测试,因此普通的安装方式,只是简单地做机构将反光杯前后卡住,根本无法满足这样的公差及抗振需求,很难做到反光杯的中轴线都相互平行,且生产和维护,需要专业人员才能调试安装。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LED灯具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降低LED反光杯的安装难度,尤其是安装多个反光杯的灯具,以保证其稳定的光效,解决振动测试和高压测试的问题。
一种LED反光杯模块,包括前盖、橡胶圈,平面透明件、反光杯、绝缘垫片、带有LED灯珠的铝基板。所述反光杯,其特征为两端开口的回转体型反光杯,可由车床加工生产后真空电镀完成,或在反光杯的反光面曲线不变的条件下,外观稍做些调整直接注塑后真空电镀完成,亦可先压铸,再由车床精加工,真空电镀完成。所述反光杯的反光面处理工艺为真空电镀光面、桔皮或微桔皮工艺以提高反光效率。权利要求书1中所述平面透明件材质可为玻璃、亚克力或其他透光率为80%以上的材料。所述橡胶圈和平面透明件通过前盖固定于反光杯的前端,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尘附着在反光杯的反光面,在安装过程中即便是在平面透明件上留下指纹或灰尘,只需要在最后灯具密封前将平面透明件擦试干净即可完成封装,且在运输过程中,只需要装反光杯底部密封,简单包装既可,无需其他额外的无尘包装,从而降低包装成本和安装过程度的难度。反光杯前端的密封一般并不替代灯具防水的密封,灯具的防水密封是由灯具外壳及其他部件所完成。当然在经济模式下,可省略前盖、橡胶圈,平面透明件不装或少装,此时反光杯的防尘由灯具的其他部件辅助完成。
所述的绝缘垫片上带有突起的台阶,与反光杯的底部开孔相配合,使绝缘垫片的突起台阶相嵌于反光杯底部的开孔内。所述的绝缘垫片的中心孔可为圆形孔或四方孔,使LED灯珠的四方机构位相嵌于绝缘垫片的中心孔内,从而使LED灯珠的中心恰好居于反光杯的中轴线上。此结构亦可反置,即将反光杯底部做出台阶,绝缘垫片做出凹槽,使反光杯的底部相嵌于绝缘垫片的凹槽内。从而解决了LED与反光杯在配合过程中的纵向偏差,很容易控制在±0.2MM以内,并且使LED灯珠的焊点远离了反光杯的底部开孔,有效地解决了爬电距离的问题,以过高压测试。所述绝缘垫片的材质为塑胶,可通过注塑、车加工或其他方法生产。其塑胶材质,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安装后可以有效避免反光杯底部与铝基板的直接接触而损坏铝基板表面的线路,绝缘垫片安装后与LED铝基板一同起密封反光杯底部的作用。
所述LED反光杯模块是通过反光杯底部螺丝孔被安装于灯具的其他部件上。反光杯的底部的螺丝孔,个数可取2~10,优选3个。以上,从而使影响反光杯光效的公差从整个反光杯的公差和其他部件的公差降至从反光杯底面到LED铝基板的上表面的公差,很容易达到±0.2MM以内,从而得到恒定不变的光效,此结构稳固有效,经得起振动和一般碰撞测试,亦适合移动照明使用,安装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实现,且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磊,未经刘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6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