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超导可视仿生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6732.8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峰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贝尔康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B1/303;A61B1/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超导 可视 仿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导可视仿生助产设备。
背景技术
助产仿生仪是利用仿生的原理,使用气囊代替胎头将气囊先后放置于宫颈管及阴道内,逐渐对气囊充气以机械性地扩张产道,既能用于引产又能用于催产,明显缩短了产程,减轻了产妇痛苦,减少了因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力性难产,降低了剖宫产率也降低了围生儿死亡率;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气囊助产仪还存在以下不足:目前的气囊助产仪只能起到单纯的扩张产道的作用,使用时探头位于气囊内观察产道情况,在气囊充满气体鼓起时,若产妇宫内出血,可视探头是无法观察到的,如此会产生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数控超导可视仿生仪,通过水囊代替气囊,不但可以起到安全助产作用还可以实时监控产道内是否出血,出现异常情况可及时发现处理,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控超导可视仿生仪,包括水泵,水泵与储水器相连并由电机控制,水泵通过水管与探头内的水路相连;探头端部的探头主体伸入水囊内,水囊由锁紧装置锁紧于出水头上,出水头上带有出水孔;探头主体通过探头线路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连接显示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探头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与内腔管相通并通过锁紧装置与出水头相连;
优选地,水管上装有控制阀,水泵的出水口装有压力传感器,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和电机均与计算机相连,;
优选地,水管上位于压力传感器和控制阀之间安装有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水囊代替气囊,不但可以起到安全助产作用还可以实时监控产道内是否出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可靠性高,在水管路中安装控制阀,溢流阀,压力传感器并通过计算机控制,同时控制水泵和电机,以实时控制充水的压力,使整个系统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泵1,水泵1与储水器3相连并由电机2控制,水泵1通过水管11与探头9内的水路97相连;探头9端部的探头主体91伸入水囊10内,水囊10由锁紧装置93锁紧于出水头92上,出水头92上带有出水孔,电机2驱动水泵1从储水器3将水充入探头9的水路97内,进而通过出水头92上的所述出水孔进入水囊10使水囊10鼓起,在使用完毕需要退出探头主体91和水囊10时,可将水囊10内的水沿原管路反向抽入储水器3,实现水源的反复利用;探头主体91通过探头线路96与计算机5相连,同时计算机5连接显示器6,在探头进入产妇宫颈或阴道内后,可通过显示器6实时对宫颈或阴道进行观察,尤其是水囊10充入水后,在产妇宫颈或阴道出现异常出血症状时,通过探头主体91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安全可靠;优选地,探头9还包括连接管94,连接管94与内腔管95相通并通过锁紧装置93与出水头92相连,锁紧装置93可使用常规的锁紧件,利于出水头92和连接管94的拆装,使用时,医务人员可手握内腔管95操作;优选地,水管11上装有控制阀7,水泵1的出水口处装有压力传感器4,控制阀7、压力传感器4和电机2均与计算机5相连,通过计算机5可实时控制水泵1和控制阀7的运转,同时压力传感器4将水管11内的水压数据实时传输给计算机5,如此组成一个循环监控系统,实时控制水泵1和控制阀7的运转状态,保证水管11进入水囊10内的压力稳定;优选地,水管11上位于压力传感器4和控制阀7之间安装有溢流阀8,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水管11内的水压,在压力超出后,能够自动卸荷,在更精确的范围内控制水压的稳定。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贝尔康电子研究所,未经无锡市贝尔康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6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钩活术疗法治疗脊柱及四肢关节疾病的钩针
- 下一篇:全封闭式无菌水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