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车床上料机的换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7828.6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4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彭超群;黄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军 |
主分类号: | B23B15/00 | 分类号: | B23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车 床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新型涉及一种机床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使用于自动车床上料机的换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动车床领域,尤其是使用走心式自动车床开小零件的厂家,多采用传统人工换料的方式;直径在2mm以下的细长棒材上料机,因棒材太细且长,技术上无法解决分料、卡料等技术难题,有些个别上料机制造厂家虽能开2mm以下棒料,但其结构十分复杂,其上料和排尾料设计于两个不同结构,其操作性差,且制造成本昂贵,甚至超出了自动车床本身价格,使用时实用性不强、性稳差、故障率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车床上料机的结构,采用上料结构时同时排除尾料问题,提高机械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车床上料机的换料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上设有输料槽,输料槽内设有上料夹头,对应上料夹头设有固定夹、尾料夹,所述的固定夹、尾料夹分别设有夹紧气缸驱动夹持动作,所述的尾料夹还另外设有移动气缸驱动在机体上移动。
所述的固定夹、尾料夹分别由两个夹紧气缸完成驱动夹持动作。
所述的机体对应尾料夹一侧设有接料盒。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可实现尾料的拔除和新棒料装入上料夹头用同一结构实施实现,工作时,夹紧气缸驱动固定夹、尾料夹夹持住送料夹头,加工完后,尾料夹夹持料棒的一端形成尾料,再由移动气缸驱动尾料夹移动,松开尾料,尾料在自身重力下掉入接盒中,再移动回到原位,重新完成新料装装入工序。这样轻松实现了采用同一结构完成装料与拔除尾料的实施,本实新型结构简单,提高机械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1机体、2输料槽、3上料夹头,4固定夹、5尾料夹、6夹紧气缸、7移动气缸、8接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名称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
一种自动车床上料机的换料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上设有输料槽2,输料槽2内设有上料夹头3,对应上料夹头3设有固定夹4、尾料夹5,所述的固定夹4、尾料夹5分别设有夹紧气缸6驱动夹持动作,所述的尾料夹5还另外设有移动气缸7驱动在机体1上移动。
作为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料固定夹3、尾料夹4分别由两个夹紧气缸5完成驱动夹持动作。
作为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体1对应尾料夹4一侧设有接料盒8。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可实现尾料的拔除和新棒料装入上料夹头3采用同一结构完成实施,工作时,夹紧气缸6驱动固定夹4、尾料夹5夹持住上料夹头3,加工完后,尾料夹4夹持料棒的一端形成尾料,再由移动气缸7驱动尾料夹5移动,松开尾料,尾料在自身重力下掉入接料盒8中,再移动回到原位,重新完成新料装装入工序。这样轻松实现了采用同一结构完成装料与拔除尾料的实施,本实新型结构简单,提高机械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军,未经张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78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摇臂钻床
- 下一篇:一种自动车床上料机的置料分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