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光窗的紫外光电管的阳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8113.2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0/04 | 分类号: | H01J40/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林辉轮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光窗 紫外 光电管 阳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外光电管的阳极,特别涉及一种带光窗的紫外光电管的阳极。
背景技术
紫外光电管是利用物质在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外光电效应而制成的光电器件之一,通常由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构成,并且密封在一只真空玻璃管内,其中,阴极和阳极都置于密闭外壳内,以防止敏感的光学器件受到外界光线影响,但必须留出一条光通道,需要在外壳内设置一个导光的盖板也就是光窗。通常情况下,随着光学性能要求的不同,制造光窗的常用材料包括BK7玻璃、氟化钙、Ge、光子学钻石、蓝宝石、热固性ADC、UV级硅石玻璃、锌硒化合物等。
申请号为201120343887.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紫外光电管》公开了一种紫外光电管,包括管壳和管座,所述管壳顶部有开口,所述管座和管壳封装抽真空形成密封腔体,所述腔体内包括阴极,所述阴极上方设有阳极,所述阴极和阳极之间设有极间绝缘件,所述阳极上方设有由透紫材料制成的光窗,所述光窗在所述管壳开口处与管壳封接,所述阳极连接阳极引脚,所述阴极连接阴极引脚,所述阴极引脚和阳极引脚伸出于管座之外,所述阳极包括透紫材料基体以及覆于基体表面的纳米级透紫金属膜层,所述阴极包括非金属基体以及覆于基体表面的掺杂金属膜层,然而,上述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光窗与管壳的连接强度较差、生产加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更加容易的带光窗的紫外光电管的阳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光窗的紫外光电管的阳极,包括设置于管壳上端的阳极本体,所述阳极本体的外型与管壳上端的内壁形状相互适配,所述阳极本体的下端插接于管壳的上部,所述阳极本体设置有敞口朝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光窗,所述阳极本体的上端设置定位卡环,所述定位卡环由阳极本体的上方向外侧凸起,所述定位卡环的下缘与管壳的上端面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将光窗放置于预设在阳极本体上的安装槽中,再通过定位卡环稳定搭接于管壳的上方,这样的方式不仅连接强度好,结构更加稳定,而且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易于加工制造,并且产品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光窗为蓝宝石。采用这样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
优选的,所述光窗为高硼玻璃。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基础上,具有成本低廉、生产工艺需求较低的有益效果。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与光窗之间设置有玻璃粉层。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加热时氧化、并最终在安装槽与光窗之间形成氧化层,由于玻璃粉层与光窗是的化学性质是亲和的,这样的结构最终使得安装槽与光窗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优选的,所述管壳由陶瓷制成。
优选的,在陶瓷制成的管壳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金属化层。采用这样的结构,连接更加稳定、紧密。
优选的,所述管壳的壁厚为0.30mm~0.4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光窗放置于预设在阳极本体上的安装槽中,再通过定位卡环稳定搭接于管壳的上方,这样的方式不仅连接强度好,结构更加稳定,而且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易于加工制造,并且产品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阳极本体—1;管壳—2;安装槽—3;光窗—4;定位卡环—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带光窗4的紫外光电管的阳极,包括设置于管壳2上端的阳极本体1,管壳2的壁厚为0.30mm~0.40mm,阳极本体1的外型与管壳2上端的内壁形状相互适配,阳极本体1的下端插接于管壳2的上部,阳极本体1设置有敞口朝上的安装槽3,安装槽3内设置有光窗4,阳极本体1的上端设置定位卡环5,定位卡环5由阳极本体1的上方向外侧凸起,定位卡环5的下缘与管壳2的上端面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将光窗4放置于预设在阳极本体1上的安装槽3中,再通过定位卡环5稳定搭接于管壳2的上方,这样的方式不仅连接强度好,结构更加稳定,而且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易于加工制造,并且产品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8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载波的选择和切换方法
- 下一篇:宽带毫米波行波管的阴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