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损耗极紫外光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8168.3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田进寿;赵卫;白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44 | 分类号: | G02B27/44;G02B5/10;G01J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耗 紫外光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强光物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损耗极紫外光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时间分辨的超快现象向更深层次的拓展迫切需要能够提供可为之使用的探测手段—更短的光脉冲,这意味着人们要在缩短光脉冲宽度方面做出积极有力的努力,当然这首先包括目前熟知的可见光谱区几个飞秒脉宽的光脉冲,同时其他光谱区可能的光源也在人们的研究探索范围之内。
飞秒脉冲产生及控制技术的成熟,如空心光纤脉冲压缩技术和载波包络相位锁定技术的出现,促成了可重复性良好的超短超强疏周期飞秒脉冲产生技术的出现,而这使得光学已经从微扰非线性光学机制阶段进入非微扰非线性光学机制—强场非线性光学(或称为极端非线性光学)机制阶段。强场光学高次谐波产生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直至最后高次谐波产生阿秒脉冲群及单阿秒脉冲成熟理论的建立拉开了以2001年首次产生脉宽在阿秒量级单极紫外射线光脉冲为序幕的阿秒研究热潮。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见证了人们在这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及其取得的骄人进展,强场原子分子相互作用高次谐波产生过程已经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产生极紫外波段新光源的主要方法,截至目前,极紫外阿秒光脉冲宽度已达到67as,单能量却仅仅达到亚纳焦量级,基于这个水平虽然已经开展了一些原子内部俄歇电子弛豫等现象的诊断研究,但这样的能量距离其被预测所具有的广泛应用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产生脉宽更短、单脉冲能量更高的极紫外阿秒光脉冲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强场物理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根据脉冲时间宽度—脉宽τp—与其对应频谱宽度Δv之间由傅立叶变换所决定的约束关系τp.Δv≈0.44可知(这里考虑的是变换限定脉冲的情况),阿秒光脉冲在时间宽度上的缩短直接意味着其频谱的变宽,这使得用于阿秒光脉冲传输及特性分析测等关键部件的性能也要作相应的匹配调整。当前,在脉宽为几百个阿秒的极紫外光脉冲的聚焦传输方面,常用的是Mo/Si多层介质球面镜,它的平均反射率仅有10%左右,这使得源于高阶谐波产生过程的原本能量较低的单阿秒脉冲,真正用于阿秒泵浦-探测式应用研究的能量已非常低。这无疑限制了这种新型极紫外光源的应用领域,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调试难度。更重要的是,随着这种极紫外脉冲脉宽的变短,这种介质镜在更宽光谱上的反射率将急剧降低。因此,从强场物理阿秒研究及相关应用的实际需求考虑,开展低损耗极紫外阿秒脉冲传输分析系统的设计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降低极紫外光聚焦反射过程的能量损失、减小极紫外光测量过程中由聚焦像差引起的测量误差、以及提高极紫外光光谱分析监测的可操作性,提出了一种低损耗极紫外光传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低损耗极紫外光传输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超环面镜、光栅;
所述超环面镜为非球面掠入射型超环面镜;光栅为掠入射型凹面聚焦光栅;
超环面镜的入射光为极紫外光,入射光的光源位于超环面镜物点处;
所述入射光经过超环面镜聚焦后为聚焦光,该聚焦光再入射至光栅,经过光栅衍射后,成为衍射光,最后该衍射光均聚焦在光谱面上,该光谱面为平面;
所述光栅位于超环面镜聚焦点和光谱面之间;光栅表面设有光栅线;光栅线密度的分布满足如下公式关系:
d(w)=d0+d1w+d2w2+d3w3,
其中,w为每条光栅线的中点距离光栅中心法线的距离;d0为光栅线密度,d0=1190~1210l/mm;d1=-3.646~-3.446mm-2,d2=8.556~8.756×10-3mm-3,d3=-2.309~-2.109×10-5mm-4。
上述入射光、聚焦光和衍射光均位于同一平面;
超环面镜触光面横向方向上的面为横向面,纵向方向上的面为纵向面;
横向面的曲率半径Rh=3225~3235mm,纵向面的曲率半径Rv=89.5~91.5mm;
入射光经过超环面镜聚焦后,产生横向面聚焦点和纵向面聚焦点,所述横向面聚焦点和纵向面聚焦点均与超环面镜聚焦点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8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