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导送话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878711.X 申请日: 2013-12-26
公开(公告)号: CN203632861U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房帅;韩翡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4R9/08 分类号: H04R9/08;H04R3/00
代理公司: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代理人: 韩金明
地址: 100015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骨导送话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器材,特别涉及一种骨导送话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骨导语音通信终端均采用单个拾振器,拾振器在使用时必须紧贴面部,才能够拾取到语音信号。骨导语音通信终端一般应用于高噪声军用环境或警用通讯,佩戴人员常处于剧烈运动状态,因此不能够保证拾振器时刻紧贴面部,特别是出现异常情况时会影响正常的通讯。虽然骨导送话装置对空气中的环境噪声具有衰减作用,但在强噪声环境仍然会影响通讯效果,因此现有的骨导送话装置亦不能够满足高噪声环境的语音通讯要求。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骨导送话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导送话装置,该装置设有两组拾振单元,拾振单元包括两个拾振器,拾振器分别通过一个放大滤波模拟电路与信号处理器电连接。骨导送话装置提高了骨导语音信号的信噪比,进而增强设备的语音通讯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骨导送话装置,有一个主架,所述的主架上对称设有两组拾振单元:左拾振单元和右拾振单元;所述的左拾振单元包括两个拾振器,所述的拾振器分别通过一个放大滤波模拟电路与信号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的右拾振单元包括两个拾振器,所述的拾振器分别通过一个放大滤波模拟电路与所述的信号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置两组拾振单元,共包括四个拾振器,通过对四个拾振器采集的数字信号分组进行相关性判断和匹配滤波运算,得到更优的语音通讯质量。既能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又提高了骨导语音信号的信噪比。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尽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骨导送话装置,有一个主架,所述的主架上对称设有两组拾振单元:左拾振单元1和右拾振单元2;所述的左拾振单元包括两个拾振器,所述的拾振器分别通过一个放大滤波模拟电路3与信号处理器4电连接;所述的右拾振单元包括两个拾振器,所述的拾振器分别通过一个放大滤波模拟电路与所述的信号处理器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拾振单元包括拾振器A和拾振器B,所述的拾振器A通过一个放大滤波模拟电路与信号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的拾振器B通过另一个放大滤波模拟电路与信号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拾振器A采集的信号为第一路信号,拾振器B采集的信号为第二路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右拾振单元包括拾振器C和拾振器D,所述的拾振器C通过一个放大滤波模拟电路与信号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的拾振器D通过另一个放大滤波模拟电路与信号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拾振器C采集的信号为第三路信号,拾振器D采集的信号为第四路信号。

拾振器是传感器的一种,将振动信号变为化学的、机械的或者电学的信号,且所得信号的强度与所检测的振动量成比例的换能装置。按检测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加速度计、速度拾振器和位移拾振器等几种。按能量转化的原理来分,又有质量弹簧式、压电式、电动式、电磁式等许多种类。在振动测量中,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是压电式加速计,因为它具有测量频段宽、动态范围大、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另外,加速计与适当的电路网络配合,即可给出相应振动的速度和位移值。从工作方式上又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以及相对测量式和绝对测量式。工程测量中多为磁电型摆式拾振器,常用频率下限为0.1Hz,上限可达50Hz,最大可测位移几十毫米,小位移可测至0.05μ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处理器4选择ARM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ARM处理器是Acorn计算机有限公司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更早称作Acorn RISC Machine。ARM处理器本身是32位设计,但也配备16位指令集。一般来讲比等价32位代码节省达35%,却能保留32位系统的所有优势。所述的信号处理器内设置A/D转换模块。信号处理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提高骨导语音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无噪声积累,提高信噪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处理器为可编程处理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87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