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可掀式轿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8901.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9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邱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允成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8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可掀式轿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梯可掀式轿顶装置,是一种电梯鼓掌故障时,将轿顶盖直接作为方便救援和撤离乘客的安全窗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电梯均采用轿顶吊顶双重设计模式,即方便逃生的安全窗和装饰效果电梯轿厢装饰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梯轿厢安全窗的尺寸,而根据GB7588-2003第8.12.2的规定,如果轿顶有救援和撤离乘客的轿厢安全窗,其尺寸不应小于0.35m×0.50m。随着室内空间最大化的发展趋势,电梯井道空间愈来愈小,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轿厢安全窗的尺寸,从而也造成电梯因某种故障不能更好的对乘客进行施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直接利用轿顶盖作为电梯故障时方便救援和撤离乘客的一种机械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电梯所要解决的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可掀式轿顶装置,在电梯井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扩大安全窗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电梯可掀式轿顶装置,轿顶由轿顶框和轿顶盖组成,使轿顶框的内壁成为电梯轿厢安全窗口,所述的轿顶框的内壁焊接遮光板,四周焊接带固定孔的轿顶盖座,日光灯隐藏于所述的轿顶盖座和遮光板之间,所述的轿顶盖上设有与轿顶盖座位置对应的固定孔,利用蝶形螺栓将所述的轿顶盖固定在轿顶盖座上。将轿顶盖直接作为电梯故障时方便救援和撤离乘客的安全窗。
利用蝶形螺栓固定轿顶盖,是因为可掀式轿顶盖作为轿厢安全窗援救时应从轿外进行,所以应设手动上锁装置且不用钥匙从轿厢外开启。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梯轿厢安全窗的原理,将安全窗与轿顶有机结合,使轿顶结构更简单,而且不需工具,通过手动旋开蝶形螺栓即可方便的打开轿顶盖。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轿顶盖为拱形,拱形轿顶盖的四周通过蝶形螺栓与轿顶框固定。由于采取拱形结构,使轿厢的高度有延伸感,增加乘座的舒适感。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轿顶盖座与轿顶盖之间通过插销固定一电气开关。作为确认轿顶盖锁紧的电气回路开关,当轿顶盖打开时,电气开关断开,电梯无法动作,起到电气保险的作用。即通过电气开关可验证轿顶盖与轿顶盖座之间是否锁紧,当未锁紧时,电梯电气不导通,即电梯无法运行。以符合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如果锁紧失效,该装置应使电梯停止,只有在重新锁紧后,电梯才有可能恢复运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一、该可掀式轿顶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安装工具即可完成安装与拆卸;
二、该可掀式轿顶装置作为轿厢安全窗时,比一般轿厢安全窗尺寸大,方便人员逃生;
三、该可掀式轿顶装置拱形的设计理念,不仅增加了轿厢内有限空间,独显优美大方;还增强了本身的强度,不会因为踩踏而变形;
四、使用和维护方便,锁紧装置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梯可掀式轿顶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梯可掀式轿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码说明
1——轿顶框; 2——轿厢安全窗口;
3——遮光板; 4——日光灯;
5——轿顶盖座; 6——轿顶盖;
7——蝶形螺栓; 8——电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为电梯可掀式轿顶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和图2为电梯可掀式轿顶装置结构示意图所示,电梯可掀式轿顶装置,轿顶由轿顶框1和轿顶盖6组成,使轿顶框1的内壁成为电梯轿厢安全窗口2,并有透光的功能,其中:
所述的轿顶框1的内壁焊接遮光板3,四周焊接带固定孔的轿顶盖座5,作为固定轿顶盖6的支座,日光灯4隐藏于所述的轿顶盖座5和遮光板3之间,所述的轿顶框1与轿厢的四壁顶端固定;
所述的轿顶盖6上设有与轿顶盖座5位置对应的固定孔,利用蝶形螺栓7将所述的轿顶盖6固定在轿顶盖座5上,并将电气开关8紧锁在轿顶盖座5与轿顶盖6的连接处即可。
所述的轿顶盖6为拱形,拱形轿顶盖的四周通过蝶形螺栓与轿顶框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电气开关8失效时,该装置应使电梯停止,只有在重新锁紧后,电梯才有可能恢复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允成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允成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8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