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灶用的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9412.8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7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金春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春满 |
主分类号: | F24C3/10 | 分类号: | F24C3/10;F23Q3/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5284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灶用的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燃气灶的点火是通过设置在燃气灶上的点火装置实现的,而燃气灶的熄火保护是由设置在燃气灶上的熄火保护装置来实现的。点火装置包括绝缘陶瓷和设置在绝缘陶瓷内的并且与燃气灶上的控制器电连接的点火针,熄火保护装置包括绝缘陶瓷和设置在绝缘陶瓷内的并且同样与燃气灶上的控制器电连接的感应针。当要启用燃气灶时,通过对设置在燃气灶上的并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点火开关操作,点火针高压放电,在点火针与燃气灶的金属火盖之间产生高压电火花,由高压电火花点燃燃气并进入燃烧状态。当火焰熄灭时,由于感应针、火焰和金属火盖三者之间形成的回路断开,因而控制器检测不到回路信号,于是控制器判定为火焰熄灭,由控制器将燃气通路上的自吸阀关闭,以体现熄火安全保护功能。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金属火盖接地不良的几率较高,致使熄火保护装置的功能难以发挥,于是通常在燃气灶上设置两个熄火保护装置,由两个熄火保护装置的两枚感应针与火焰三者之间形成可靠的火焰感应回路。如此结构虽然具有无需担忧金属火盖是否接地良好而照样可以感知火焰熄灭与否的长处,并且安全性也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由于燃气灶上可供安装两个熄火保护装置的空间受到限制,给安装产生麻烦;二是由于存在两个熄火保护装置,因而增大了燃气灶的成本;三是由于可靠性差,因而易出现感应故障,因为只有当两个熄火保护装置的两枚火焰感应针同时感知火焰熄灭时控制器才得以工作而使自吸阀关闭,于是一旦火焰熄灭,只要有一枚火焰感应针未感应,那么控制器便不能判定,自吸阀依然处于开启状态,燃气出现泄漏,留下安全隐患。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燃气灶用的点火装置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授权公告号CN202253749U推荐的“一种氮化硅点火器”,该专利方案将点火装置和熄火保护装置设计为一个整体而共同地安装于一个法兰(专利称安装法兰)上,由法兰将两个装置安装于燃气灶上,通过对该专利的全文解读可知:虽然具有说明书第0009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专利方案仅将本来独立安装的点火装置和熄火保护装置归集于一起,点火装置的点火针以及熄灭火保护装置的感应针的回路并未改变,具体而言,点火回路依然是点火针与金属火盖之间形成的回路;熄火感应回路依然是火焰感应针、火焰和金属火盖三者之间形成的回路,因而当金属火盖接地不良时,熄火感应回路便无法形成。此外,当金属火盖接地不良时还会造成点火困难。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经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受金属火盖接地不良的影响而藉以既保障点火的可靠性又保证在点火后形成理想的熄火感应回路、有利于节约在燃气灶上的安装空间并且安装方便和有益于体现燃气灶的廉价性的燃气灶用的点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燃气灶用的点火装置,包括绝缘陶瓷体和设置在绝缘陶瓷体内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燃气灶的控制器电连接的点火针,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绝缘陶瓷体外设置有一材质为金属的并且与燃气灶的控制器接地连接的金属接地外壳,藉由该金属接地外壳与所述点火针之间构成点火回路,并且在点火后进入燃烧状态时,由点火针、火焰和金属接地外壳三者之间形成熄火感应回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点火针的上端探出绝缘陶瓷体的上端并且构成有一窄缩的点火针针头,点火针针头与所述金属接地外壳之间形成点火回路,并且在点火后进入燃烧状态时,由点火针针头、所述的火焰和金属接地外壳三者之间形成所述的熄火感应回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陶瓷体朝向所述点火针针头的一端凹陷而构成有一点火放电腔,所述点火针针头位于点火放电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陶瓷体为氮化硅陶瓷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金属接地外壳外固定有一安装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座是非金属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非金属为塑料或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春满,未经金春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94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