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变色送纱轮的固定导板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0117.4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天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圣(厦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 变色 送纱轮 固定 导板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变色送纱轮的固定导板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送纱轮装置作为自动变色圆盘针织机或电脑提花针织机送纱装置的主要部件,其用于输送纱线以利于后续布料的制作。
本申请人曾申请并获得了中国专利ZL201120152680.0,其涉及一种送纱轮的改良结构,其主要改进点在于还包括压纱杆座组,该压纱杆座组具有固定在过纱板上的座体、形成在座体上的弹性件以及可转动并还受弹性件驱使的摇杆,该摇杆的转动方向与纱线绕导纱轮缠绕的方向相同,该摇杆上还形成有采用陶瓷材料制成并供与纱线接触的滚纱段。如此,当纱线不处于吃线状态时,该压纱杆座组中的摇杆则会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位,以将紧紧绕设在导纱轮上的纱线放松,从而减少纱线与导纱轮中瓷杆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能保证纱线质量并最终确保整个织物的质量;同时由于该摇杆上亦设置有由陶瓷材料制成的滚纱段,故使得该摇杆亦具有不容易损伤,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导纱轮需要将纱线从一侧导向另一侧,让纱线发生了180度的变化,当纱线不处于吃线状态时,仅在摇杆的作用下,其确实能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让部分纱线脱离于导纱轮,减少纱线与导纱轮中瓷杆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起到提升纱线质量的作用。
但是,由于纱线绕导纱轮的长度较长,其中有不少纱线仍然会紧贴在导纱轮上,从而无法从根本上保证纱线质量,仍存在改进空间。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变色送纱轮的固定导板改进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彻底保证纱线质量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自动变色送纱轮的固定导板改进结构,其中,包括第一压纱杆座组和第二压纱杆座组,该第一压纱杆座组具有固定在过纱板上的第一座体、形成在第一座体上的第一弹性件、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座体上且受第一弹性件驱使的第一摇杆以及形成在第一摇杆上的第一过纱通道;该第二压纱杆座组具有固定在过纱板上的第二座体、形成在第二座体上的第二弹性件、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座体上且受第二弹性件驱使的第二摇杆以及形成在第二摇杆上的第二过纱通道;该第一压纱杆座组和第二压纱杆座组沿纱线绕导纱轮缠绕的方向间隔设置,该纱线依次穿过第一过纱通道和第二过纱通道,该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分别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弹性驱使下而使纱线远离导纱轮。
进一步,该过纱板上形成有若干个容置槽,每一容置槽内对应嵌设有一分纱器。
进一步,该分纱器形成有至少两个凹槽,每一凹槽一侧的槽壁上形成有挡缘,另一侧槽壁上形成有沉槽,该挡缘朝沉槽方向突出并伸入至沉槽中,该挡缘与沉槽底部之间还留有间隙。
进一步,该至少两个凹槽的槽底呈半圆形,该挡缘面向凹槽槽底的一侧也形成一半圆形槽体。
进一步,该分纱器形成有至少两个凹槽,每一凹槽一侧槽壁上突出形成有第一挡块,另一侧槽壁上突出形成第二挡块,该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朝相对的方向延伸,该第一挡块的尖端和第二挡块尖端沿凹槽宽度方向错开且留有间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自动变色送纱轮的固定导板改进结构,其通过在沿纱线绕导纱轮缠绕的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压纱杆座组和第二压纱杆座组,如此在纱线不处于吃线状态时,利用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同时撑开纱线,尽可能地让纱线远离导纱轮,从而进一步地确保纱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变色送纱轮的固定导板改进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分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分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第一压纱杆座组 1 第一座体 11
第一摇杆 12 第一过纱通道 13
第二压纱杆座组 2 第二座体 21
第二摇杆 22 第二过纱通道 23
过纱板 3 容置槽 31
分纱器 4 凹槽 41
挡缘 42 沉槽 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圣(厦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启圣(厦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0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条及其固定结构
- 下一篇:横编机中的可调节定位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