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锻压力机的自动顶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0936.9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7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史绿萌;赵寅;史宇歌;史雪吟;戴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源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4 | 分类号: | B21J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压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模锻压力机的自动顶料机构。
背景技术
模锻压力机的下顶料机构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锻压机将锻料模锻成型后,把锻件从模具中顶起,使生产工人能比较容易的将锻件夹起,使工件从模具中移出,从而实现下一个锻件的生产。目前模锻压力机的下顶料机构一般为液压驱动,由于锻压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10次以上,每次行程油缸工作一次,这样就使压力油循环的很快,油在压力的作用下温度会上升,而系统液压系统又未设置冷却装置,导致系统油温上升,黏度度下降,造成供油不正常。加之锻打中的冲击力反作用与油缸上导致系统瞬间压力猛升,冲击液压系统,损坏管接头和油箱,导致漏油。最终造成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或无压力等现象,使顶料杆不能正常工作,锻件无法顶起,锻件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出,生产不能正常进行,锻件返修品增多,浪费人力、财力和能源。并且液压元件价格昂贵,更换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锻压力机的自动顶料机构,用摆线针轮减速机作为驱动,精确、可靠地实现把锻件从模具中顶起,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摆线针轮减速机和丝杆之间用联轴套和键固定,螺套配合固定在丝杆上,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支撑座连接,支撑座一端用螺栓与摆线针轮减速机固定,一端与支架固定,摆线针轮减速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螺套作直线运动,螺套精确、可靠地把锻件从模具中顶起。
作为优选,丝杆上的轴肩与支撑座共同定位轴承,丝杆运动阻力小。
进一步,丝杆与支撑座之间有毛毡(8)间隔,保证丝杆及锻件的洁净,避免油污渗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面技术方案,可精确、可靠地实现把锻件从模具中顶起,效率高,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锻件质量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摆线针轮减速机 2联轴套 3支撑座 4螺栓 5键 6支架 7轴承 8毛毡 9丝杆 10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锻压力机的自动顶料机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包括摆线针轮减速机1、丝杆9、联轴套2、支撑座3、螺栓4、键5、支架6、轴承7、毛毡8、螺套10,
所述摆线针轮减速机1和丝杆9之间用联轴套2和键5固定,螺套10配合固定在丝杆9上,所述丝杆9通过轴承7与支撑座3连接,支撑座3一端用螺栓4与摆线针轮减速机1固定,一端与支架6固定,摆线针轮减速机1带动丝杆9转动,从而带动螺套10作直线运动,螺套精确、可靠地把锻件从模具中顶起,支架6与模锻压力机结构体的固定采用现有技术,这里不再陈述。
具体实施时,所述,丝杆9上的轴肩与支撑座3共同定位轴承7,减少丝杆运动阻力。,丝杆9与支撑座3之间有毛毡8间隔,保证丝杆及锻件的洁净,避免油污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源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源锻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09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灯头铆钉机
- 下一篇:一种带法兰深盲锥孔轴管的热挤压锻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