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齿机立柱差动机构的轴承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1310.X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4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唐正夔;徐少华;张静;彭一恒;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12 | 分类号: | F16H48/12;F16C35/12;F16C3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005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齿机 立柱 差动 机构 轴承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滚齿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齿机立柱差动机构的轴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差动传动是机械式滚齿机传动链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用来传递扭矩和进行差动补偿的一个重要机构。
同时,轴承安装结构又是滚齿机差动机构的重要构成部分,如图1所示,现有的轴承安装结构包括芯轴1和第三接盘10,其中芯轴1呈水平设置,该芯轴1上套装有右齿轮2和左齿轮3,其中右齿轮2的右端部套装有一个第一轴承4,该第一轴承4为向心轴承,并由第一接盘5轴向限位,而第一接盘5与立柱固定。所述左齿轮3右边的芯轴1上套装一个第二轴承6,该第二轴承6为向心轴承,并由第二接盘7轴向限位,而第二接盘套装在芯轴1上;所述左齿轮3左边的芯轴1上从右往左依次套装有调整垫8和第三轴承9,该第三轴承9为圆锥滚子轴承,且第三轴承9由它左边的所述第三接盘10轴向限位,而第三接盘10也与所述立柱固定。
由于所述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均为向心轴承,又由于向心轴承的轴向承载力本来就不高,而本结构需要承载的轴向力却比较大,因此在本结构中第一、二轴承4选用向心轴承是不大合适的,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工作时内外圈端面所受力的大小必然不等,从而导致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的使用寿命不高,这样就需要经常更换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从而导致本轴承安装结构的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滚齿机立柱差动机构的轴承安装结构,欲保证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齿机立柱差动机构的轴承安装结构,包括芯轴(1)和第三接盘(10),其中芯轴(1)呈水平设置,该芯轴上套装有右齿轮(2)和左齿轮(3),其中右齿轮(2)的右端部套装有一个第一轴承(4),该第一轴承由第一接盘(5)轴向限位,而第一接盘与立柱固定;所述左齿轮(3)右边的芯轴(1)上套装一个第二轴承(6),该第二轴承由第二接盘(7)轴向限位,而第二接盘套装在芯轴(1)上;
所述左齿轮(3)左边的芯轴(1)上从右往左依次套装有调整垫(8)和第三轴承(9),该第三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且第三轴承(9)由它左边的所述第三接盘(10)轴向限位,而第三接盘(10)也与所述立柱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均为角接触轴承,这两个轴承的安装方向相同,且这两个轴承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三轴承(9)的安装方向相对。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由原来的向心轴承换成现在的角接触轴承,而角接触轴承的轴向承载力比向心轴承好很多,这样就能保证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的使用寿命,也能同时保证第三轴承(9)的使用寿命,这样就不用经常更换轴承,从而提高本结构的可靠性,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小改动就解决了大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由原来的向心轴承换成现在的角接触轴承,而角接触轴承的轴向承载力比向心轴承好很多,这样就能保证第一、二轴承(4)的使用寿命,也能同时保证第三轴承(9)的使用寿命,这样就不用经常更换轴承,从而提高本结构的可靠性,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小改动就解决了大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适于广泛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滚齿机立柱差动机构的轴承安装结构,包括芯轴1和第三接盘10,其中芯轴1呈水平设置,该芯轴1上套装有右齿轮2和左齿轮3,其中右齿轮2的右端部套装有一个第一轴承4,该第一轴承4由第一接盘5轴向限位,而第一接盘5与立柱固定。所述左齿轮3右边的芯轴1上套装一个第二轴承6,该第二轴承6由第二接盘7轴向限位,而第二接盘7套装在芯轴1上。所述左齿轮3左边的芯轴1上从右往左依次套装有调整垫8和第三轴承9,该第三轴承9为圆锥滚子轴承,且第三轴承9由它左边的所述第三接盘10轴向限位,而第三接盘10也与所述立柱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其余结构与现有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不同之处如下所述。
所述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均采用角接触轴承,这两个轴承的安装方向相同,且这两个轴承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三轴承9的安装方向相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1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