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钮扣式推进预装式单针混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1473.8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9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科;袁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莱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A61M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钮扣 推进 预装 式单针混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加药器上使用的钮扣式推进预装式单针混药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混药器主要包括混药杯和加药双针,加药双针通过双针支撑座卡在混药杯内,为了对混药通道进行密封,在混药杯的底部内壁横截面上设有隔膜,在混药杯的顶端设有密封膜,加药双针的一针尖与隔膜对应,加药双针的另一针尖与上方的密封膜对应。使用时,将该混药杯与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的接口对接,撕开混药杯顶端上的密封膜,再将西林瓶卡入混药杯内,西林瓶卡入的同时也推动加药双针下移,加药双针的上针尖刺穿西林瓶上的密封塞,加药双针的下针刺破隔膜并刺穿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上的接口上的密封塞,挤压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便可实现混药。
采用上述结构的混药器,在混药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在西林瓶卡入混药杯内时,必须先撕开混药杯顶端上的密封膜,继而卡入西林瓶,为了避免混药杯内被污染,需要迅速插入西林瓶,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有一定要求。而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所有的密闭式加药器,均只能实现在混药过程的密闭,而不能实现西林瓶与加药器的对接、混药及输液时的“全过程无菌密闭”。
为了克服现在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中国专利CN102716521 A公开了一种全密封旋进预装式加药器,包括加药筒、加药双针、导向套、旋转套和推杆;导向套与加药筒密封对接,导向套的内壁设置导向螺旋槽;旋转套的一端伸进导向套内,另一端为密封端;旋转套的侧壁沿轴向设有导向通槽;推杆沿轴向设置在旋转套内,在推杆上设有穿过导向通槽并伸进导向螺旋槽内的导向块。使用时,通过隔膜和旋转套使药物容器和加药双针处于密封状态,可达到运输和储存绝对的无菌。转动旋转套驱动推杆沿导向螺旋槽迅速下移并推动药物容器,加药双针的上针尖刺穿药物容器上的密封塞,下针尖刺破接口内的隔膜,使药物容器与输液容器内瞬间连通,可实现运输、储存、对接、混药及输液的全过程无菌密闭。但该专利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更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更方便的钮扣式推进预装式单针混药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钮扣式推进预装式单针混药器,包括混药接口、混药杯、加药单针、加药筒和支撑机构;所述混药杯设置在混药接口上,所述加药单针设置在混药杯内的底部,针尖指向混药杯的端口;所述加药筒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所述加药筒的开口端与混药杯的端口连接,所述加药筒的筒壁具有一段可伸缩的波纹管;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条和钮扣,所述支撑条设置在加药筒的筒壁外,支撑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药筒的开口端部,支撑条的另一端伸向加药筒的密封端,所述钮扣包括扣体和扣座;
所述扣体固定设置在支撑条的另一端上,所述扣座固定设置在加药筒上并靠近密封端,所述扣体扣合在扣座内;
或者,所述扣体固定设置在加药筒上并靠近密封端,所述扣座固定设置在支撑条的另一端上,所述扣体扣合在扣座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药接口形成的混药通道的下端口设置易折柄并通过易折柄的易折段将该混药通道的端口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药筒的密封端沿圆周方向设置向外伸出、且伸向波纹管的帽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条上靠近钮扣设置一与挂钩配合的通孔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加药筒的开口端沿圆周方向向外突出形成一环形底座,所述支撑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加药筒且位于波纹管的两端由硬塑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在混药杯内设置混药卡体,所述混药卡体包括底板、卡体环、支撑板和弹性卡,所述底板设置在混药杯的底部,在底板上且靠近边缘均布设有多个支撑板,卡体环通过多个支撑板设置在底板的正上方,卡体环靠近混药杯的端口,在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一弹性卡,弹性卡的一端固定于卡体环上,另一端伸向混药杯内的下部,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一与混药接口内的混药通道对应的通孔Ⅱ,所述加药单针的针尖向上穿过混药卡体的通孔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莱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莱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1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氟弹性体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片形胶带的加工工艺和片形胶带切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