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窑气幕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1535.5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9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醴陵市科发窑炉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40 | 分类号: | F27B9/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何耀煌 |
地址: | 4122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窑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窑气幕控制结构,属于隧道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近代窑炉行业飞速发展下,隧道窑的多样化,各种产品也随着煅烧技术的要求不断更新,烧成气氛也需不断改进。我国目前要实现科技兴国,目前大部分的隧道窑都是氧化焰,其氧化空气分布不均,不能保证窑内产品被彻底氧化,烧成产品质量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隧道窑气幕控制结构,它能够提供合理的氧化烧成气体分布,保证产品在氧化区被彻底氧化,提高窑内产品的烧成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窑气幕控制结构,它包括鼓风机、总风管、分风管、侧墙下风管和窑顶下风管以及由风箱过桥砖层和拱顶砖层围成的风箱,并且相邻的拱顶砖之间设置有与隧道窑内窑腔室相连通的气幕风口,所述的总风管的一端与鼓风机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分风管和窑顶下风管相连接,窑顶下风管的出风口与风箱相连通,分风管的出风口与侧墙下风管的一端相连通,侧墙下风管的另一端穿过窑墙后与窑腔室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分风管和与其相连通的侧墙下风管分别有两个,并且两个侧墙下风管分别穿过隧道窑两侧的窑墙后与窑腔室相连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氧化气体从鼓风机吸入后经过总风管分别传入分风管和窑顶下风管,分风管再传入侧墙下风管,而窑顶下风管的气体进入风箱,从而从气幕风口送入窑腔室,而侧墙下风管出来的气体从窑腔室的侧面进入窑腔室,提供了合理的氧化烧成气体分布,保证了产品在氧化区被彻底氧化,提高窑内产品的烧成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窑气幕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窑气幕控制结构,它包括鼓风机1、总风管3、分风管11、侧墙下风管5和窑顶下风管4以及由风箱过桥砖层8和拱顶砖层7围成的风箱78,并且相邻的拱顶砖7-1之间设置有与隧道窑内窑腔室10相连通的气幕风口6,总风管3的一端与鼓风机1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分风管11和窑顶下风管4相连接,窑顶下风管4的出风口与风箱78相连通,分风管11的出风口与侧墙下风管5的一端相连通,侧墙下风管5的另一端穿过窑墙9后与窑腔室10相连通。
如图1所示,分风管11和与其相连通的侧墙下风管5分别有两个,并且两个侧墙下风管5分别穿过隧道窑两侧的窑墙9后与窑腔室10相连通。
如图1所示,总风管3内设置有旋转风阀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氧化气体从鼓风机1吸入后经过总风管3分别传入分风管11和窑顶下风管4,分风管11再传入侧墙下风管5,而窑顶下风管4的气体进入风箱78,从而从气幕风口6送入窑腔室10,而侧墙下风管5出来的气体从窑腔室10的侧面进入窑腔室10,提供了合理的氧化烧成气体分布,保证了产品在氧化区被彻底氧化,提高窑内产品的烧成质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醴陵市科发窑炉热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醴陵市科发窑炉热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1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步司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