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开合伞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1655.5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6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堂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永文;杨贵祯;杨佳颖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开合 伞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开合伞骨,尤指适用于伞具,特别为提供伞具于展开及收合时不会产生干涉,让操作更为顺畅的易开合伞骨。
背景技术
传统折叠伞为了可多段折叠以减小伞体收合后的体积,必须以多段现有支骨相枢接以产生折叠作用。现有伞骨为利用连杆带动多段现有支骨作动进而展开或收合折叠伞。然而,因连杆与现有支骨之间必须间隔出适当间隙,才可有效拉伸多段现有支骨产生开合,但此作法又容易于伞体收合时,使相邻的现有伞骨不慎伸入该间隙,造成伞体毁损的问题;且因现有伞骨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容易产生干涉的问题,使得传统折叠伞在开合过程,容易有卡住的问题,进而施力不当造成现有伞骨弯折或断裂,更无法顺畅操作,不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乃在于,让伞骨在展开及收合时更为顺畅,提升操作便利性以及耐用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易开合伞骨,包括一伞中杆及枢接于伞中杆的上巢及下巢,上巢依序枢接有上肢骨、连杆、中间骨及尾骨,下巢枢接有下支骨,下肢骨远离下巢处枢接于中间骨,其特征在于:
该尾骨连接有用来枢接于中间骨的致动件,该中间骨下方侧设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具有滑套及致动杆,致动杆弯折有制动部,且致动杆二端分别枢接于下肢骨及尾骨的致动件,该滑套设有贯孔及枢接孔,使中间骨穿设于滑套的贯孔,致动杆的制动部穿设于滑套的枢接孔,推动伞中杆的下巢以带动制动装置的滑套沿着中间骨来回位移。
所述的易开合伞骨,其中:该制动装置的滑套的枢接孔垂直于贯孔。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制动装置的滑套依中间骨限位位移,使伞骨于展开及收合时不会产生干涉的问题,以达到顺畅操作的目的,更可增添耐用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套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伞骨展开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伞骨;1-伞中杆;11-上巢;12-下巢;2-上肢骨;21-第一枢接部;3-连杆;4-中间骨;41-枢接件;411-第二枢接部;412-第三枢接部;42-第四枢接部;5-尾骨;51-制动件;511-第五枢接部;6-下支骨;61-第六枢接部;62-第七枢接部;7-制动装置;71-滑套;711-贯孔;712-枢接孔;72-致动杆;721-制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伞骨10包括伞中杆1、上肢骨2、连杆3、中间骨4、尾骨5、下支骨6及制动装置7,其中:
该伞中杆1上下侧枢接有上巢11及下巢12。
该上肢骨2具有第一枢接部21。该中间骨4一端连接有枢接件41,另一端具有第四枢接部42,且枢接件41二侧分别具有第二枢接部411及第三枢接部412;进而使连杆3二端分别枢接于上肢骨2的第一枢接部21及中间骨4的第三枢接部412。该尾骨5连接有致动件51,使致动件51一侧枢接于中间骨4的第四枢接部42,另一侧具有第五枢接部511。该下支骨6二端分别枢接于伞中杆1的下巢12及中间骨4的第二枢接部411;下支骨6具有第六枢接部61及第七枢接部62,使上肢骨2一端枢接于下支骨6的第七枢接部62,另一端枢接于伞中杆1的上巢11。进而使上肢骨2、连杆3、中间骨4及尾骨5形成依序枢接。
该制动装置7设置于中间骨4的下方侧。其具有滑套71及致动杆72。该致动杆72二端分别为枢接于下支骨6的第六枢接部61及致动件51的第五枢接部511;且致动杆72弯折有制动部721。该滑套71设有贯孔711及枢接孔712;使中间骨4穿设于滑套71的贯孔711,致动杆72的制动部721穿设于滑套71的枢接孔712;由于本较佳实施例的贯孔711垂直于枢接孔712,因此可凭借致动杆72的制动部721与枢接孔712的作用推动滑套71沿着中间骨4来回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永文;杨贵祯;杨佳颖,未经杨永文;杨贵祯;杨佳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1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