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性能陶瓷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1689.4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家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家福 |
主分类号: | E04F15/08 | 分类号: | E04F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5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陶瓷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地面,墙面装饰用陶瓷地板。
背景技术
当今陶瓷地板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因陶瓷众所周知的特有优越性,在地板领域创新的各类地板中,陶瓷仍然占据着相当的地位,但陶瓷地板的功能性过于单一,装卸不便,较为笨重,装饰性也由局限性;当今的地暖供热受到追捧,陶瓷地板作为地暖用地板也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材质,陶瓷地板的优越性没有被更多地运用到更广的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更进一步地发掘利用陶瓷的优越性,合理克服陶瓷的缺点,在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卸便捷,可变换装饰效果,以及方便装卸发热,发光原件的陶瓷地板,作为室内地面,墙面装饰用地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仅以陶瓷材质作为优选代表加以以下阐述。
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由基体(1),表体(2),附加装饰层(3),缝隙填充件(4)四部分组成。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基体(1)采用具有良好绝热性,质地硬,密度小的材质制成,用铆钉通过铆钉孔(11)固定地板上。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基体(1)分基体凸层(12)和基体座(13)两部分,组成台阶状。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基体凸层(12)表面靠一边上设有数个半球状凸起一(121)及大部分表面上设有多个半球状凹槽一(122)。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基体座(13)的三边表面上各有数个半球状凸起二(131),以及一边表面上开有导线下槽(132)和两端口止于基体凸层(12)表面和导线下槽(132)的一条条导线出口槽(133);基体座(13)底面设有多个半球状凹槽二(134)。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表体(2)分上表层(21)和下表层(22)两部分,组成台阶状。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下表层(22)的底面中间部分为大面积的凹坑(221),凹坑(221)内有多个半球状凹槽三(222),下表层(22)的三边表面上各有数个半球状凹槽四(223),下表层(22)的一边上设有导线上槽(224)。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基体凸层(12)与下表层(22)的凹坑(221)四壁有隙吻合套入,形成放置发热板空间(5),发热板的厚度细微大于发热板空间(5)的高度,利用克服热胀冷缩差异和保持上表层(21)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基体(1)上各半球状凸起一(121),半球状凸起二(131)与下表层(22)上的部分靠边的半球状凹槽三(222),半球状凹槽四(223)匹配有隙吻合接触,形成各自的缝隙一(6),利用克服热胀冷缩差异,导线下槽(132)与导线上槽(224)合围成发热板的线路导线槽(8)。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基体(1)的平面外观尺寸小于表体(2)的平面外观尺寸,利于克服热胀冷缩差异。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上表层(21)上面套有附加装饰层(3),上表层(21)与附加装饰层(3)之间填充有填充层(31),附加装饰层(3)为软质材质,填充层(31)为泡沫类等。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两块表体(2)拼接后形成缝隙二(7),缝隙填充块(4)填充于缝隙(7)中,缝隙填充块(4)为弹性软质材料,与两块表体(2)上的上表层(21)的壁充分紧密接触,或将附加装饰层(3)的套边紧密卡紧在两块上表层(21)之间。
进一步地,由上所述的一种多性能陶瓷地板,其特征在于:缝隙填充块(4)中设有发光元件(9),通电后可发光。
安装地板时,两块下表层(22)间作无缝隙防水处理,基体(1)铆接在地面上时,不要拧得太紧,铆钉直径小于铆钉孔(11)孔径;地面最好预先作自流平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家福,未经郑家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1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