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传输讯号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1943.0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游聪谋;任恒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聪谋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传输 讯号 功能 移动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随身携带的电力储存设备,特别是一种可进一步外接其它电子设备,进而将摄取的影像电子数据传输至该电子设备的移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方便携带的移动电子产品日渐普及,连带地使得对于电源的需求更加急切;以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电子或通讯产品而言,虽然这些产品本身均配备有电池,于充满电力后即可使用一段时间,但电力耗尽后仍然必须寻求电源进行充电,否则必定停摆。然而,出门在外时,往往无法方便地取得电源充电;即便到咖啡厅或其它餐饮店寻求电源时,也因为电力成本日益增加而会被要求额外收费,因此,出门时自行携带电源是一种较方便的选择。
虽然一般的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电子或通讯产品均可提供备用电池于电力耗尽时更换,但因为更换电池时必须将该电子或通讯产品关机,待更换完毕后再重新开机,甚至作业中的计算机或手机更会因为更换电池时中断电力而遗失数据或原始的设定;因此,“移动电源”乃应运而生。
现有的移动电源具有一外壳,外壳内设有至少一可重复充电的电池,以及与该电池电性连接的电路板,该电路板电性连接有至少一USB插头与一电源连接座,并使该USB插头与电源连接座露出外壳;使用者将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连接座后可对电池充电,充满电力后的移动电源即可供使用者携带外出;当电子或通讯设备的电力欲耗尽时,使用者取出USB连接线连接该移动电源与电子或通讯产品的USB插头后,即可将移动电源所蓄存的电力充入电子或通讯产品供其使用,完全不需更换电池而影响作业中的数据的储存与原始设定,且使用更为方便。
然而,现有的移动电源仅提供单纯的蓄存电力作用,并没有其它附加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传输讯号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使得移动电源可以搭配摄影装置与其它电子设备使用,让使用于影像或数据的传输更方便、更有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为在一电力储存器的外壳内设有至少一电池模块,以及与该电池模块电性连接的电路板,该电路板电性连接有至少一USB插头,其主要特征为在所述外壳内设有一讯号处理传输模块,且该讯号处理传输模块经由电性连接该电路板而与该USB插头与一摄影装置形成电性连接,藉由该USB插头可外接其它电子设备,进而将摄影装置所摄取的影像电子数据传输至该电子设备。
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讯号处理传输模块是普及率高的WI-FI(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无线模块。
另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讯号处理传输模块,可以是一种有线传输电子数据的模块。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电力储存器的外壳设置一卷线器,以及在摄影装置的本体设置一镜头与电性连接该镜头的传输线,该传输线被卷绕于该卷线器,藉由该卷线器使该传输线得以相对于该外壳伸缩。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电力储存器的外壳设置一第一固定组件,以及在摄影装置的本体设置可和该第一固定组件相互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使得摄影装置可以被固定在电力储存器的外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用来将摄影装置固定于电力储存器外壳的第一固定组件与第二固定组件为分别具有相反磁性的磁铁,使得第一固定组件与第二固定组件可以相互吸附。
藉由本实用新型在移动电源装置设置讯号处理传输模块的结构,使用者除了可以经由USB插头连接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之外,还可以经由该USB插头连接诸如智能型手机、计算机等其它电子设备,因此,摄影装置所摄取的影像可以及时地经由该讯号处理传输模块传输至所欲接收的另外电子设备,为双方提供远距离的信息沟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装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显示利用本实用新型设于移动电源装置的摄影装置可以和电力储存器分离的示意图;
图3为显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装置以USB传输线连接手机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之移动电源装置以无线传输方式配合手机使用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电力储存器
11 外壳
12 电池模块
13 电路板
14 USB插头
15 第一固定组件
16 凸座
2 讯号处理传输模块
3 摄影装置
31 镜头
32 卷线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聪谋,未经游聪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1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