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孔内增氧释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662.7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哈杰提;张青林;曾国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2 | 分类号: | B01F5/02;B01F3/04;C02F1/6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835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内增氧 释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浸开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地浸开采过程中溶浸液氧气浓度的增氧释放器。
背景技术
气体释放器就是将溶解在压力水中的气体,通过一个装置后,骤然减压,以释放出无数微小气泡的过程。在国内主要应用于地表水处理及渔池增氧中,目前还未有能应用于钻孔中的气体释放器。
随着CO2+O2中性浸出采铀工艺在国内推广应用,如何提高氧气在溶浸液中的浓度,是确保该工艺浸出采铀效果的关键。在孔内加装气体释施器,将会有效增加液体中的溶氧效果。但现市场上的气体释放器因体形大、溶氧能力及材质等问题,均无法直接应用于地浸生产钻孔中。
在CO2+O2中性浸出采铀工艺过程中,氧气与液体混合后,通过注液管直接送至过滤器附近,此时该区域释放出的气液混合物,氧气气泡较大,并且容易相互并大,因此氧气不易溶于水中进入矿层,而变成大气泡上浮而溢出。为了增加溶浸液中的氧气浓度,减少氧气从孔内溢出量,因此需要一种孔内增氧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溶浸液中的氧气浓度、减少氧气从孔内溢出量的孔内增氧释放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孔内增氧释放器,它包括喷管和设在喷管外的外部套管,所述的喷管中心设有隔板,喷管关于隔板上下对称,喷管的侧壁设有上喷射孔和下喷射孔,所述的上喷射孔和下喷射孔关于隔板上下对称布置,所述的外部套管和喷管之间具有空隙,形成消能室。
在上述孔内增氧释放器中:所述的外部套管上端和下端设有环形板,环形板与喷管的侧壁密封连接,并且喷管的上下端伸出外部套管的上下端的环形板。
在上述孔内增氧释放器中:所述的外部套管为PVC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计喷管和外部套管,并且喷管中心设置隔板,上下方设计喷射孔,从而形成喷射区和释放区,因而该装置表现出很好的溶氧效果,气液混合物经过该装置后,液体表现为乳白色,气体在溶液中呈细小的气泡,并且停留时间长。试验证明,未采用该装置的气液混合物,从注液管喷出后,气体呈大气泡状态,并且很容易并大,迅速从液体中溢出。通过溶氧检测仪对溶液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采用孔内增氧释放器的高于未采用一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孔内增氧释放器示意图;
图2为孔内增氧释放器气液混合物流动示意图
图中:1.喷射区;2.上喷射孔;3.消能室;4.下喷射孔;5.释放区;6.喷管;7.隔板;8.外部套管;9.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喷管6为上下对称的管状结构,上下端口打开,其中心加工有隔板7,喷管6的侧壁上加工有若干喷射孔,所述的喷射孔关于中心的隔板7对称布置,隔板7上方的为上喷射孔2,隔板7下方的为下喷射孔4。
隔板7上方的喷管内部空间为喷射区1,隔板7下方的喷管内部空间为释放区5。
本实施例中上下喷射孔的均为孔直径为2mm,喷管6的外直径为25mm,隔板7的厚度为10mm。
所述的喷管6的外部密封按装有外部套管8,外直径为50mm,材料选用为PVC管。在外部套管8和喷管6之间的空隙形成消能室3。所述的外部套管8上端和下端均为环形板9,环形板9与喷管6的侧壁密封连接,并且喷管6的上下端伸出外部套管8的上下端的环形板9。
如图2所示,气液混合物经过注液管通过上喷射孔2的喷射区1,通过喷射孔进入外部套管8和喷管6之间的消能室3,在消能室3中对液流折向、震荡,使气液充分混合溶解,再次通过隔板7下方的下喷射孔4进入释放区5,此时喷出的气液混合物,氧气呈现1-2mm左右的小气泡均匀溶解在液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溶剂自动化计量配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多通道多层平板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