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弧角水平无偏磨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动导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678.8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7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岳;魏晔;申燕;赵灼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市东岳永盛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18 | 分类号: | B62D65/18;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99 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弧 水平 无偏磨 汽车零部件 装配 电动 导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导轨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圆弧角水平无偏磨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动导轨。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装配导轨是汽车零部件装配小车按照装配工序而移动的装置。目前所使用的汽车零部件装配导轨为长方形,包括内轨和外轨,内轨和外轨的高度相同,装配小车的数量为零部件的数量,每一个装配小车只完成一个零部件的装配,按装配次序排列,装配小车的滚轮卡在内轨和外轨上,通过链条带动装配小车在内轨和外轨上滚动,这种长方形的汽车零部件装配导轨的不足在于:当装配小车移动到转弯处时不能转向,所以不能环行,使用不方便。为了解决以上不足,有的将长方形的汽车零部件装配导轨的四个角部改为圆弧角,这样,当装配小车移动到转弯处时能够沿圆弧角转向,装配小车移动一周则完成一次所有零部件的装配。但这种圆弧角的汽车零部件装配导轨也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在转弯处装配小车的内侧滚轮所行走的距离小于外侧滚轮所行走的距离,使得外侧滚轮相对外轨产生了拖动力,除了滚动摩擦以外,还具有滑动摩擦,再加上转弯时的离心力,所以增加了摩擦力,加大了能耗,也影响了使用寿命。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通过检索可知,有的采用加大转弯处外轨的高度,给装配小车一个向心力,抵消装配小车转弯时的离心力,这种改进,虽有一定效果,但带来的不足是:由于外轨高于内轨,使得装配小车的上表面不平,导致装配小车上面的零部件滑动,甚至于滑下装配小车,造成不安全事故。目前尚未见既能保持装配小车水平,又不会导致外轨偏磨、不提高能耗的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动导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持装配小车水平、使用安全,又不会导致外轨偏磨、不会提高能耗的圆弧角水平无偏磨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动导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圆弧角水平无偏磨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动导轨,由内轨、外轨、传动链条、电动机、驱动齿轮和装配小车构成,内轨和外轨的高度相同,装配小车的数量与装配的零部件数量相适应,即同一个装配小车每移动到一个位置安装一个零部件,按装配次序排列,装配小车两侧的滚轮分别卡在内轨和外轨上,装配小车底部的驱动轴的下端齿轮通过传动链条驱动转动,装配小车底部的驱动轴的上端通过转向齿轮箱带动装配小车的滚轮滚动,电动机的主轴端驱动齿轮带动传动链条转动,传动链条由内轨和外轨之间底部的排列导辊限定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轨和外轨的转弯处为内圆弧轨段和外圆弧轨段;所述的外圆弧轨段的上表面和两侧表面均设有凹台,上表面凹台的底壁平滑,在上表面凹台的底壁上设有两排滚珠,在凹台内扣上倒“U”形套,倒“U”形套的两侧设有牵拉弹簧,牵拉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倒“U”形套的侧壁上,牵拉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外圆弧轨段的侧壁上;相邻的倒“U”形套之间设有滑动靠接缝。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起始装配小车和终止装配小车之间的转弯处设有扇形折叠垫,扇形折叠垫的高度与装配小车的高度一致。
所述的转向齿轮箱内为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为现有技术,故不多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圆弧角水平无偏磨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动导轨,既能保持装配小车水平、使用安全,又不会导致外轨偏磨、能提高使用寿命、不会提高能耗,可广泛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依次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B—B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圆弧轨段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内轨;2、外轨;3、传动链条;4、电动机;5、驱动齿轮;6、装配小车;7、滚轮;8、驱动轴;9、齿轮;10、转向齿轮箱;11、导辊;12、内圆弧轨段;13、外圆弧轨段;131、凹台;132、滚珠;14、倒“U”形套;15、牵拉弹簧;16、滑动靠接缝;17、扇形折叠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市东岳永盛车桥有限公司,未经莱芜市东岳永盛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靠背
- 下一篇:一种三轮牵引车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