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流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3623.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元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流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罐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连续流发酵罐。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酵罐一般包括一个罐体,罐体内放置菌种和搅拌液,通过控制时间进行搅拌发酵,传统的这种发酵罐由于结构设置不合理,不但使其体积比较大,成本比较高,同时搅拌时间比较长,发酵效率比较低,发酵的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发酵效果好的连续流发酵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流发酵罐,包括长筒状结构的发酵罐罐体,发酵罐罐体的底部设置进料口和进气口,发酵罐罐体的顶部设置出料口和排气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连接到一个蠕动泵上,发酵罐罐体的侧面开有取样口和传感器插口。
所述发酵罐罐体安置在一个机架上,蠕动泵放置在机架内。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还放置有补料瓶。
所述取样口设置为两个以上并使取样口由上之下排布在发酵罐罐体侧面。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发酵罐罐体设置为长筒状结构,体积较小,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连接到一个蠕动泵上,提高了搅拌效率,使发酵效率提高,同时通过蠕动泵的搅拌,均匀性比较好,大大的提高了发酵效果,发酵罐罐体的侧面开有取样口和传感器插口,可以随时观察发酵状态,进一步优化了发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续流发酵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续流发酵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流发酵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流发酵罐,包括长筒状结构的发酵罐罐体1,发酵罐罐体1的底部设置进料口2和进气口3,发酵罐罐体1的顶部设置出料口4和排气口5,进料口2和出料口4均连接到一个蠕动泵6上,循环蠕动泵进行发酵液循环,循环速度可以调节,循环速度快慢决定发酵液在发酵罐内滞留时间,发酵罐罐体1的侧面开有取样口7和传感器插口8,取样口7设置为多个,至少设置为两个以上并使取样口由上之下排布在发酵罐罐体侧面,取不同高度的发酵液样,也就是分层取样,通过镜检菌落数可以判断发酵培养过程的菌丝体生长情况,取样通过蠕动泵精确定量取样,传感器插口8插接传感器后用于检测温度,发酵罐罐体1安置在一个机架9上,蠕动泵6放置在机架9内,机架9上设置有隔板10,隔板10上还放置有补料瓶11。
通过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结构,发酵基液通过蠕动泵从底部进料口输入,发酵过程中需要加料也通过蠕动泵从底部进料口输入,搅拌空气从底部进入,上部排出,通入气体增加溶氧,发酵液通过蠕动泵循环来搅拌;同时通过取样镜检后菌落数可达到一定数量级后从罐顶放料,在放料的同时新我通过灭菌后的发酵基液通过蠕动泵从底部进料,实现真正的连续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元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元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3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通信塔的走线架
- 下一篇:制动器和铝轮上的迷宫式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