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3908.2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程广欣;于垂顺;潘文;余志洋;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H02H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接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两个电子控制器之间使用的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的接口电路,在满足正常的双向数据传输的同时,要求能够在接口出现短路,即短路到电源和短路到地时不损坏接口电路器件。例如,车载控制器间的用于控制和故障反馈的接口电路,车载控制器中使用的双向接口电路,当要求接口允许短路到电源或短路到地时,通常会在互联的两个控制器中同时使用自身具有过流和过温保护的开关管器件,但这种具有过流和过温保护的开关管器件相对常规的开关管来说,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接口电路,以使用低成本的器件及简单的电路连接实现接口电路的抗短路功能,降低接口电路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接口电路,其通过线束连接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收发端,所述双向接口电路还包括过流保护输出模块、开关管、电压调整模块和限流模块,所述过流保护输出模块的一端接入低或高有效信号,其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收发端,所述开关管的一端也接入所述有效信号,其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收发端,所述电压调整模块的一端接入与所述有效信号电平互补的互补信号,其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收发端,所述限流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收发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调整模块包括一电压调整电阻,所述电压调整电阻的一端接入所述互补信号,其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收发端。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管为常规三极管或MOS管。
进一步的,所述过流保护输出模块为一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过流保护开关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控制器均通过所述线束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控制器中均设有所述过流保护输出模块。
可选的,所述过流保护输出模块和开关管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压调整模块的一端接入第一电源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模块包括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线束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收发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模块还包括限流二极管,所述限流二极管与所述限流电阻并联,所述限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收发端连接,其阴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收发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过流保护输出模块和开关管的一端均接入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电压调整模块的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模块包括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线束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收发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模块还包括限流二极管,所述限流二极管与所述限流电阻并联,所述限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收发端连接,其阴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收发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接口电路在保证相连接的控制器能够进行双向高、低电平信号收发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限流模块,当线束短路时,对线束中足以损坏电路器件的大电流进行限流。该双向接口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对不同控制器的适应性强,能够代替现有技术中双向通讯的控制器中的任一过流保护输出模块,并实现双向接口电路的短路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向接口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向接口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双向接口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3中,
T1:过流保护开关管;T2:开关管;R1:限流电阻;R2:电压调整电阻;D1:限流二极管;V1:第一电源电压;V2:第二电源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向接口电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3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萃取剂LPB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红土矿焙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