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养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124.1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何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芬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养殖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排污方便的人工养殖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鱼虾等养殖多采用人工养殖,或者大棚室内养殖,这样便于控制养殖的环境与温度,使得养殖产量高,鱼虾等生长快速。在养殖过程中,鱼虾等排泄物、鱼饲料的沉底物会大量的沉淀堆积在池底部,不易清理,在清理时,需要将池水和池内养殖的鱼虾等全部打捞出来,这样就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长,降低养殖的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池底沉淀物的人工养殖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侧面和底部均由水泥砌制而硬性墙面,所述养殖池底设置为斗状且底部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底部连接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连接有螺杆泵,所述螺杆泵与外部污水沉淀池连接,所述养殖池底部的斗状池底的口部位置设置有滤网一。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底部的斗状池底的底口部排污口位置设置有滤网二。
优选的,所述滤网二和滤网一均为钢丝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的孔径大小为3~5厘米。
优选的,所述滤网一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可翻则打开的盖板。
优选的,所述斗状池底的侧面倾斜角度为30°-4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人工养殖池,池底和侧面均采用水泥等垒砌而成,这样就使得养殖池内出去鱼虾的粪便和饲料的沉淀物外没有其他的沉淀物沉淀与池底按,从源头上降低了沉淀物的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人工养殖池,在养殖池底设置斗状的池底,沉淀物在养殖池底,由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会直接沉淀至养殖池底斗状池底的最下部,一定之间间隔内打开与养殖池底连接的螺杆泵,沉淀物和水经过螺杆泵的作用而排出。这样就避免了将池水放尽,将养殖的鱼虾捞出后,在行进池底沉淀物的清理,不会对鱼虾等养殖物的造成惊吓,或因改变养殖物的生活环境而导致养殖物出现生长暂停的现象。同时,本沉淀物的清理方法,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且清理的时间不受限制,养殖者可以根据沉淀物的多少进行定期的清理,保持养殖池底的洁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人工养殖池,在养殖池斗状的池底口部设置滤网一,用来阻隔鱼虾等在进行沉淀物清理时进入到斗状池底,避免对养殖的鱼虾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养殖池,2、排污口,3、滤网一,4、滤网二,5、螺杆泵,6、开口,7、盖板,8、排污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结构进行说明,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养殖池,包括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侧面和底部均由水泥砌制而硬性墙面,所述养殖池1底设置为斗状且底部开设有排污口2,所述排污口2底部连接有排污管道8,所述排污管道8上连接有螺杆泵5,所述螺杆泵5与外部污水沉淀池连接,所述养殖池1底部的斗状池底的口部位置设置有滤网一3。
所述养殖池1底部的斗状池底的底口部排污口位置设置有滤网二4。
所述滤网二4和滤网一3均为钢丝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的孔径大小为3~5厘米。
所述滤网一3上设置有开口6,所述开口6上设置有可翻则打开的盖板7。
所述斗状池底的侧面倾斜角度为30°-40°。
上述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芬,未经何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店海鲜分类暂养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桥梁安全指标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