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冲击易防护直绕组空心杯电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329.X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7***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防护 绕组 空心 电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击易防护直绕组空心杯电枢结构。
背景技术
电枢是电机的核心机构,传统直流有刷电机电枢采用有槽有铁芯结构,传统电枢通常包括转轴、绝缘衬、绕组线圈、绝缘端板、电枢铁芯、压圈、端部绑扎带和换向器。加工时先将电枢铁芯、压圈和换向器分别压入转轴,在电枢铁芯两端分别粘上绝缘衬和绝缘端板,将每个绕组线圈分别嵌入电枢铁芯各槽内,再用端部绑扎带将绕组线圈端部绑扎牢固即成。这种电枢零部件多,结构复杂,为减小齿槽效应,铁芯叠压时常常还需斜槽,同时,当电机运行时间较长时,由于碳粉粘附于绕组内,极易导致电机绝缘性能下降,如果绝缘处理不到位,在阴雨潮湿的天气或环境下也可能出现绝缘下降。
参见图1和图2:目前空心杯电枢比较常用的还有斜绕组,包括转轴、绕组线圈、转子支架和换向器,其绕组线圈与转轴轴线成一定角度,故称斜绕式空心杯。由于不用灌封环氧树脂,且绕组与转子之间用胶粘接而,其结构强度结构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强度好,防护性能强,运行良好的耐冲击易防护直绕组空心杯电枢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
包括转子和呈圆筒状布置于转子上的若干绕组线圈,沿转子轴向贯通有转轴,且绕组线圈和转轴经绝缘材料灌封为一体,且将绕组线圈固定呈空心杯形状;转轴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子的转子支架和与转子支架相接的换向器;
所述的转子支架上开设有若干个销孔,且销孔中均固定有用于悬挂绕组出线端的圆柱销。
所述的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
所述的转子支架和换向器分别与转轴粘接或塑在一起。
所述的绕组线圈为自粘性漆包线。
所述的圆柱销与销孔采用粘接方式固定。
所述的绕组线圈的数目与圆柱销的数目相等。
所述的绕组线圈的除两端部之外的绕组线圈部分与转轴平行。
所述的销孔开设于转子支架的径向和轴向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各绕组线圈固化成圆筒状杯子,并用绝缘材料将所有绕组线圈包裹在里面,每台空心杯电枢直流电机配置一个空心杯电枢,代替传统的有铁芯转子结构,由于空心杯电枢由具有绝缘性能的环氧树脂封装为一体,强度好,耐湿、防碳粉及其它异物进入绕组内,具有很好的耐冲击及防护性能,在电机高速旋转及恶劣环境条件下绕组线圈抗振动性好,碳粉不会粘附于绕组线圈及其焊接点上,显著提高了电机绕组的绝缘性能;同时由于各绕组线圈被包裹在绝缘材料中,所述空心杯电枢在生产转运或装配过程中不易损坏绕组,电机装配合格率高。
进一步的,由于所用的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从而提高了绝缘效果和装置的强度。
进一步的,由于转子支架和换向器分别与转轴粘接或塑压在一起,从而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增强了装置的抗冲击性。
进一步的,由于绕组线圈的有效部分与转轴平行,从而具有较高的绕组系数。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的传统有铁心电枢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中的斜绕式空心杯电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杯电枢灌封前各零件装配示意图;b:转子支架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杯电枢绕组布线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杯电枢绕组整形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杯电枢绕组灌封示意图。
图中:1:转轴;2:绕组线圈;3:绝缘材料;4:转子支架;5:圆柱销;6:换向器;7-芯轴Ⅰ;8:挂线柱;9:大端整形圈;10:压套;11:压圈;12:推板;13:螺钉;14:销;15:芯轴Ⅱ;16:锥套;17:芯轴组件;18:拼块套;19:垫板;20:底座;21:小端整形压头;22:工装圆柱销;23:下线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机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