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倾斜及防沉没浮体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407.6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4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陈煜权;左倬;程南宁;张俊;朱雪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斜 沉没 浮体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各类水体生态修复中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恢复重建种植所涉及的浮床、悬床浮体框。
背景技术
我国地表水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水体生态系统面临崩溃,河流湖泊自身的水生生态系统,特别是挺水植物、沉水植物退化严重,致使其自净能力大大减弱,恢复和重建沉水植被,发挥系统的水质净化、维持等生态功能已迫在眉睫,但受水体水质、透明度及底质生境等条件限制,水体自然修复受到极大限制,浮床及悬床种植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成为一种有效改善水质、创造性改善局部水生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
浮床的浮力结构主体框架从早期的毛竹、木材等自然实体框架逐步向具有轻型、抗风浪、使用寿命较长的无机化合物框体演变,在使用寿命、安装以及生命周期成本等均有极大的改善与创新,但无机化合物框体在自然水体中抗辐射等能力差,通过热焊接等工艺密封,特别是因浮力框架一半在水面上,由于水气导热率不同或太阳辐射导致密闭腔体内空气的热胀冷缩会破坏框体的密封性,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水进入框体中等现象发生,轻则导致浮体不平衡,需不时通过人为措施进行纠正,重则会导致浮体系统沉入水体,永久丧失其使用功能。
函待一种不会发生倾斜及沉没且能免于维护的浮体框架来降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综合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浮体框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抗性强、免于维护,不会倾斜及不会沉没,适合各种水体加挂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或人工填料的浮体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倾斜及防沉没浮体框,所述浮体框为可拆卸的组合式框架结构,包括至少三根首尾相连的PVC管材,所述管材为中空空心管,管腔内设有密度小于水密度的轻质实体充填物,单根管材内的充填物长度不长于单根管材的长度,所述充填物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管材的内径。
优选地,相邻管材的连接处镶套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为折弯管,管内腔为圆形,密封套的内径不小于管材外径。
优选地,所述密封套与管材通过热焊接或螺纹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密封套外轮廓为直角或倒圆角。
优选地,所述管材、密封套上设有绳索卡槽。
优选地,所述充填物的横截面为圆内接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充填物为密度小于1的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塑料泡沫。
优选地,所述管材直径为80-200mm,壁厚为3-6mm。
优选地,所述浮体框由四根相同管径、两两长度相等的管材围成一方形框体。
优选地,所述浮体框底部挂设有种植床。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PVC管材构成的浮体框内增加了浮力增强充填物,建设中用较少的新增成本,很好解决了组装好后的框架系统或因各种原因导致进水后倾斜或沉没后导致的维护成本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浮体框即使连接处漏水或PVC管材破裂漏水后,由于管材中大部分空腔被浮力增强充填物占用,所进水量极其有限,且管内水可自由流动,不会发生沉没及倾斜现象,故在安装时通过不同实验确认吃水深度即可,且由于不漏水时浮体框浮力与不填充浮力增强充填物一样,大大缩减了计算工作量。
而且本实用新型防倾斜及防沉没浮体框一体成型,可以采用单体组装、投放、深度调节及整体拼装等多种使用方式,组装投放比较方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治理污染水体效果较好,可在河流湖泊不同类别水体修复上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倾斜及防沉没浮体框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材剖面图;
图3为多个浮体框组合示意图;
图4为浮体框加挂种植床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管材
2 充填物
3 密封套
4 绳索卡槽
5 种植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4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