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连发钛夹钳的前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5472.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4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8 | 分类号: | A61B17/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150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发 夹钳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发钛夹钳的前手柄,它是连发钛夹钳中的一个部件,属于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在人体腹腔手术中,尽量阻止出血是手术最终成功的一大要素。目前,主要使用钛夹钳进行外科微创手术中血管或组织的结扎。
中国发明专利号ZL2008100399783公开了一种“一种连发钛夹钳”结构;它主要包括钳体和钳头,钳头由弹性材料制成,并由上钳头和下钳头组成,通过手柄的握紧与张开,完成钛夹的自动填装过程。其缺点是:1、钛钉在夹紧时存在后退的风险;2、钛钉安装数量少,5~6枚,不能满足多数手术的需要; 3、钳杆不能360°旋转,不能根据手术需要调节钳杆角度。
本公司也曾经申请过“医用连发钛夹钳”,其专利号为ZL2009101012819,它最大的特点是提高手术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并使用性能好。同时,钳杆能360°旋转,可以根据手术需要调节钳杆角度。但使用时手感不够好且钛钉安装数量还是偏少,只有12枚,不能满足部分手术的需要。所以,开发一种结构全新的、既使用性能好又钛钉安装数量多的连发钛夹钳已迫在眉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连发钛夹钳的前手柄,它能与一次性使用的连发钛夹钳配合,使连发钛夹钳的结构设计更合理,安装钛钉数量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连发钛夹钳的前手柄包括手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体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手柄体上设置有前手柄端面、前手柄凸台和前手柄凸台座,所述的前手柄端面位于手柄体上端的侧面,前手柄凸台和前手柄凸台座位于手柄体的上部。使用时,它能与连发钛夹钳中的钛钉推块和推杆接头配合,完成钛钉的运送和夹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手柄端面与前手柄凸台的水平中心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能与与一次性使用的连发钛夹钳配合,结构设计更合理,在手术过程中钛钉能全自动连发,安装钛钉数量多,能达20枚以上,使用方便可靠,且使连发钛夹钳的整体制造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图1的结构示意后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体1,它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手柄体1上设置有前手柄端面11、前手柄凸台12和前手柄凸台座14,所述的前手柄端面11位于手柄体1上端的侧面,前手柄凸台12和前手柄凸台座14位于手柄体1的上部。本实用新型能与连发钛夹钳中的后手柄、钛钉推块和推杆接头配合,完成钛钉的运送和夹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手柄端面11与前手柄凸台12的水平中心线13垂直。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与连发钛夹钳中的后手柄2连接,前手柄凸台12位于连发钛夹钳中钛钉推块3的手柄槽31中,前手柄端面11顶住连发钛夹钳中的推杆接头向前。由此便能有连发钛夹钳配合完成钛钉的运送和夹紧人体组织。
本说明书中的所有描述均以附图所示的位置和方向为准。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连发钛夹钳、后手柄、钛钉推块均已分别申请专利,不再详述。
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5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自动蒸汽去皱机
- 下一篇:一种滑动式晾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