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辗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5712.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瑞泽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5/00 | 分类号: | B21B5/00;B21B39/02;B21B37/4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辗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辗环机。属于机械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件轧制(亦称辗环、环件辗扩、扩孔、轧环)是借助辗环机(亦称轧环机、环轧机、扩孔机)使环件产生连续局部塑性变形,进而实现壁厚减小、直径扩大、截面轮廓成形的塑性加工工艺。
一般辗环机生产流程如下:备料—加热—锻造制坯—轧环(环锻)—金加工—成品出厂。辗环机是将已锻制好的高温金属坯料用机械手套至环机芯辊上,主辊、锥辊旋转,芯辊、锥辊同时对工作加压,轧至要求的形状与尺寸。
现有的辗环机存在以下不足:
1、扣架转轴位置靠上,且芯辊设置在床身上,上料时必须用机械手将工件举起超过芯辊的高度(1.5—2米),然后将工件放下套在芯辊上,劳动强度大,不方便。
2、采用油缸驱动立柱后退,保证工件与芯辊、主辊的同步。在实际使用中因液压系统响因速度慢,同时油缸有缓冲,会出现以下现象:当工件已到需后退的位置时,由于工件与锥辊的摩擦力等原因,立柱不会马上后退而会迟缓1—2秒后才会有冲击的(突然)后退,而要求是后退很平缓,冲击会引起工作变形;当到该停的位置时,调速阀关闭因立柱锥辊等的动能又会使立柱往后冲过5—10毫米引起立柱震动,这些现象是引起工件报费的重要原因;所以液压调速灵敏度很差,加工出的工件总是有随圆,生产中只能放大加工余量来弥补这种误差,如误差过大还会引起工件报费,造成重大损失
3、采用直流电机调速,启动电流大,对电网冲击大,且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辗环机,此辗环机生产效率高,设备的响应速度及控制精度高,能耗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辗环机,包括床身、扣架、芯辊、主辊电机、锥辊、锥辊电机和抱辊,所述扣架的一端与床身铰接,所述抱辊一端与床身铰接,另一端与工件的外圆面相抵,所述主辊电机设置在床身上,所述锥辊和锥辊电机设置在床身的立柱上,锥辊与锥辊电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辗环机包括设置在床身右端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带动伞齿轮转动,所述伞齿轮与设置在床身上的齿条配合,伺服电机的减速箱与立柱相连,所述扣架的另一端与芯辊连接,芯辊与扣架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一种辗环机,其主轴电机和锥辊电机均为变频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扣架转轴位置靠下,且其一端与床身铰接另一端与芯辊连接,上料前扣架与芯辊一起上翻,机械手只需将工件水平方向推进,操作简单,并节省了上料和出料的时间,提高生产率5—10%。
2、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机调节立柱的后退速度,工作过程中消除了立柱等的动能的冲击问题,伺服电机的高灵敏度得到充分体现,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响应速度及控制精度。
3、主辊电机和锥辊电机均采用交流电机调速,启动电流小,对电网冲击小,且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辗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的辗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4的俯视图。
图中:
床身1,
扣架2,
芯辊3,
扣架油缸4,
主辊5,
主辊电机6,
锥辊7,
锥辊电机8,
立柱9,
抱辊10,
工件11,
伺服电机12
齿条13,
伞齿轮14
蜗轮蜗杆减速器1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辗环机,它包括床身1、扣架2、扣架油缸4、主辊5、主辊电机6、锥辊7、锥辊电机8、抱辊10和伺服电机12,扣架2的一端与床身1铰接,另一端设置有芯辊3,所述芯辊3与扣架2相互垂直,所述扣架油缸4的缸体与床身1连接,活塞部与扣架2的中部连接,所述主辊电机6和主辊5设置在床身1的左部,主轴电机6为变频电机,主辊电机6带动主辊5转动,所述抱辊10一端与床身1铰接,另一端与工件11的外圆面相抵,抱辊10、主辊5和工件11的工作面在同一平面,所述锥辊7和锥辊电机8设置在床身1右部的立柱13上,所述锥辊7和锥辊电机8有两个,锥辊电机8为变频电机,锥辊电机8带动锥辊7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瑞泽模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瑞泽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5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于散热的集成多模块的设备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