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牵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5858.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梁友超;张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友超;张达强 |
主分类号: | A47G29/087 | 分类号: | A47G29/087;A47L1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41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牵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用品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以悬挂拖把/衣叉/等的牵挂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悬挂物挂件一般是塑胶钩/金属钩挂悬挂物的顶端,悬挂物的长度在1.2m-1.5m之间取/挂时需要对准挂钩,给老人和儿童带来不便,市面上的悬挂物长度不一致,挂钩的位置不能随意调整,针对现有市面上的悬挂物挂件有三种方式固定在墙上,1.用螺丝旋紧,该方法需用专业的工具钻孔或专业的人员安装,而且对墙壁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2.用双面胶,该固定方式承受的重量受到限制,使用寿命不长易老化脱落;3.用吸盘,该方式承受的重量受到限制,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拖把/衣叉/带杆的工具的牵挂器,其结构简单,只需要把带杆部分插入挂位,挂位上的齿轮装置能把拖把锁定在挂位。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用途牵挂器,包括主体外壳,所述的主体外壳均布若干挂位,每一所述的挂位上设置一齿轮装置,所述的齿轮装置包括主轮和设置在主轮两侧的防滑轮,所述的主轮和防滑轮同轴设置,并且所述的主轮与一倾斜的齿条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挂位为“U”型,在所述的挂位一侧设置所述的齿轮装置,另一侧设置凹型橡胶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的主轮与所述的倾斜齿条组成倒齿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主体外壳的背面中部设置胶水槽和防溢胶水槽,两侧设置双面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齿轮装置在倾斜的齿条上滑动,带动齿轮装置滑动,当悬挂物的杆插入所述挂位,并且向上推动齿轮装置在倾斜齿条滑动的时候,挂位内的空间增大,当悬挂物带动齿轮装置向下运动时空间变小。齿轮装置停止滑动的时候可锁定悬挂物,由于主轮与倾斜齿条为倒齿结构,因此能够加大对杆的抓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用途牵挂器,包括主体外壳1,所述的主体外壳1均布若干挂位7,优选地,所述的挂位7为“U”型,如一凹口状,所述的齿轮装置2包括主轮21和设置在主轮21两侧的防滑轮22,所述的主轮21和防滑轮22同轴设置,并且所述的主轮21与一倾斜的齿条6连接。每一所述的挂位7上设置一齿轮装置2,在所述的挂位7一侧设置所述的齿轮装置2,另一侧设置凹型橡胶防滑垫3。如图1-3所示,凹型橡胶防滑垫3与防滑轮22之间的位置为容纳悬挂物的杆(Φ17MM—Φ30MM)的位置,齿轮装置2两侧的防滑轮22设置外螺纹,提高悬挂的杆与防滑轮22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地,所述的主轮21与所述的倾斜的齿条6组合成倒齿结构。如图2所示,齿条6倾斜设置在挂位7的一侧,主轮21斜向上在齿条6运动的时候,齿轮装置2与凹型橡胶防滑垫3之间的距离加大,可以容纳悬挂物的杆,齿条6的齿向下倾斜,而主轮21的齿与齿条6的齿的方向相反,防止主轮21与齿条6之间打滑的现象发生,主轮21需要施加外力推动使齿轮装置2向上滑动,而主轮21容易自行在齿条6上向下转动,当悬挂物的杆位置合适的时候,松开悬挂物,其有向下滑落的趋势,而主轮21使防滑轮22与凹型橡胶防滑垫3卡住悬挂物的杆。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把悬挂物的杆的任何部位插入挂位7,通过防滑轮22带动主轮21在齿条6上转动,增大齿轮装置2与凹型橡胶防滑垫3之间的距离,放手后,悬挂物带动齿轮装置2转动致使主轮、杆和凹型橡胶防滑垫3摩擦贴合,物体越重摩擦系数越大。由于齿轮装置2具有防倒转功能,因此更能卡紧悬挂物的杆。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防滑轮22和主轮21配合,实现三齿结构平稳传送杆,使用起来更加顺手。而该结构能够固定悬挂物的杆的任意位置,所以任意高度的人都可以方便使用,甚至,不管该结构安装在任何高度都能够实现悬挂功能。
优选地,所述的主体外壳的背面中部设置防溢胶水槽4和涂胶位,两侧设置双面胶层5。为了更好的使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家庭领域,使用双面胶与胶水4配合固定,防溢胶水槽4上可以灌注玻璃胶等固定在墙壁上,不对墙壁造成任何污染,而且可以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友超;张达强,未经梁友超;张达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5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