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网谐波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6236.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2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波;林少帅;胡珊珊;孙前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江苏鸿雁邮电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3/16 | 分类号: | G01R23/16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孙忠明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谐波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谐波的检测,尤其涉及低成本、高精度的一种电网谐波检测仪,属于电网谐波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随着电力电子器件与非线性元件的大量使用,谐波污染日益严重,谐波含量基本上都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5%上限。目前国内市场中,电网谐波的测量基本是采用电能质量分析仪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单相电能质量分析仪的价格在3万元左右,三相电能质量分析的价格甚至超过6万,价格太高,一次性投资太大。主要的设计方法有以传统单片机或者DSP为核心的两种谐波检测仪设计方法,前者精度不高,处理能力不强,数据不稳定,功能不全,且设计相当复杂;而后者成本较高,不易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网谐波检测仪,解决目前市面上的谐波测量仪要么价格过高不易推广,要么精度太低,功能不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网谐波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述检测仪以MCU控制单元为核心,采用带浮点运算器的STM32F407作为控制芯片,还包括环境检测单元、信号采集单元、控制输入单元、控制输出单元、存储单元和通讯单元; MCU控制单元完成控制算法及与其他单元对接的工作;STM32F407的SPI2接口、I2C2接口以及PB4、PB5引脚与信号采集单元的ADE7880模块对应引脚相连;STM32F407的USART1接口以及PA11引脚与通讯单元RS485模块对应引脚相连;STM32F407的USART0接口与GPRS模块对应引脚相连;STM32F407的SPI1接口与TF存储模块对应引脚相连;STM32F407的I2C1接口与环境检测单元的DS3232M模块以及24Cxx模块对应引脚相连,其他模块均与STM32F407的普通IO引脚相连。
所述环境检测单元包括实时时间监测的DS3232M单元和温湿度检测单元,温湿度检测单元采用SHT15芯片,完成对仪表安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检测。
所述环境检测单元包括实时时间监测的DS3232M单元和温湿度检测单元。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采用高精度的ADE7880完成电网数据采集功能。
所述存储单元预留多种接口,包括小容量的24Cxx系列的EEPROM,中等容量的TF卡或SD卡,以及大容量外部存储的USB接口。
所述通讯单元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有线通讯,一种是无线通讯;其中有线通讯采用性能稳定的RS485接口,无线通讯采用GPRS或GSM通讯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产品成本,在同等价格下,提高了谐波检测仪的精度,同时还丰富了检测仪的功能,尤其是数据存储或传输的功能,使用户可以得到原始电网数据,可以进一步对电网质量进行分析统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STM32F407与ADE7880的连接电路;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STM32F407通过RS485模块与终端通信的连接电路;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STM32F407通过GPRS模块与终端通信的连接电路;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STM32F407与TF卡的连接电路;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STM32F407与SHT15的连接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以MCU控制单元为核心,采用带浮点运算器的STM32F407作为控制芯片,还包括环境检测单元、信号采集单元、控制输入单元、控制输出单元、存储单元和通讯单元; MCU控制单元完成控制算法及与其他单元对接的工作;STM32F407的SPI2接口、I2C2接口以及PB4、PB5引脚与信号采集单元的ADE7880模块对应引脚相连;STM32F407的USART1接口以及PA11引脚与通讯单元RS485模块对应引脚相连;STM32F407的USART0接口与GPRS模块对应引脚相连;STM32F407的SPI1接口与TF存储模块对应引脚相连;STM32F407的I2C1接口与环境检测单元的DS3232M模块以及24Cxx模块对应引脚相连,其他模块均与STM32F407的普通IO引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江苏鸿雁邮电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大学;江苏鸿雁邮电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6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