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6354.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虎;刘卫民;李传海;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顶棚。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许多汽车顶棚,一般由金属层、中间层及内饰层组成,普通汽车顶棚的高度都不高,当乘员从座位上站起准备下车时,头部常常会碰到顶棚,而顶棚的硬度过高,很容易使乘员头部受到伤害。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641555U,授权公告日:2013.1.2,公开了一种汽车顶棚,包括成型基板,以及与基板复合一体的无纺布层;其中:所述基板中具有多个独自封闭的闭孔结构。所述基板采用聚丙烯基材,闭孔结构通过发泡聚丙烯基材制成。该汽车顶棚存在容易使乘员头部受到伤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汽车顶棚的硬度过高,很容易使乘员头部受到伤害的缺陷,提供一种硬度低,避免乘员头部受到伤害的汽车顶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顶棚结构 ,包括顶棚本体,所述顶棚本体包括金属层、中间层及内饰层, 所述顶棚本体上设有缓冲区,缓冲区设置在座位上方,所述缓冲区包括金属层、中间层及内饰层之外,在中间层与内饰层之间设有缓冲层。在汽车座位上方的缓冲区内增设缓冲层,该区域的硬度降低,当乘员从座位上站起时,如果头部碰到顶棚,碰撞得到缓冲,头部不会受到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区的金属层及中间层向上凸起,凸起的中间层与内饰层之间形成一层间隙,缓冲层设置在该间隙内。结构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
作为优选,缓冲层由海绵材料构成,海绵的减震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顶棚本体上设有阅读灯安装区,阅读灯安装区包括前阅读灯安装区及后阅读灯安装区。
作为优选,所述顶棚本体的中间设有玻璃天窗,玻璃天窗的下侧设有遮阳帘。太阳光强烈时,可拉上遮阳帘遮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当乘员从座位上站起时,避免乘员头部受到伤害,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 至图2所示,一种汽车顶棚结构 ,包括顶棚本体1,所述顶棚本体包括金属层7、中间层8及内饰层9,中间层由隔热材料构成,内饰层由毛绒面料制作。顶棚上设有把手2,遮阳板5,所述顶棚本体上设有两个缓冲区3,一个缓冲区设置在驾驶座位与副驾驶座位的上方,另一个缓冲区设置后排座位的上方,缓冲区呈矩形形状,从汽车顶棚的左侧延伸到右侧,宽度约50厘米,长度约为汽车顶棚宽度的80%。所述缓冲区包括金属层、中间层及内饰层之外,在中间层与内饰层之间设有缓冲层10。所述缓冲区的金属层及中间层向上凸起,凸起的中间层与内饰层之间形成一层间隙,缓冲层设置在该间隙内,缓冲层由海绵材料构成。所述顶棚本体上设有阅读灯区安装区,阅读灯安装区包括前阅读灯安装区4及后阅读灯安装区6。所述顶棚本体的中间设有玻璃天窗,玻璃天窗下侧相对的两边分别安装有拉杆,遮阳帘的两侧设有若干拉环,拉环套装在拉杆上,可沿拉杆移动。在汽车座位上方的缓冲区内增设缓冲层,该区域的硬度降低,当乘员从座位上站起时,如果头部碰到顶棚,碰撞得到缓冲,头部不会受到伤害。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别的实施例,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无论形式上怎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6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射式固定破窗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徽标定位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