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水解析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6737.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3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杨以威;窦小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立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2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0021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水 解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氨水解析塔,属于焦化含氨废水蒸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炼焦过程中,原料煤中所含有的全部水分、高温成焦过程氢和氧合成水及炼焦生成煤气后处理过程进入系统的水都含有游离氨和铵盐,这部分水统称为剩余氨水。剩余氨水除含氨和铵盐外还含有毒性更大的酚类、氰化物等成分,这类物质必须用生化处理才能回用或排放。剩余氨水处理的目的是把剩余氨水中的氨及铵盐分离出来,进而获得能够进行生化处理的合格废水。
蒸氨塔结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下部为蒸发器,中部为塔板蒸馏段,顶部为分缩器。蒸发器作用是将氨水中的氨蒸发出来。分缩器的作用是将蒸出的氨和水汽冷凝下来作为回流液,塔板作用为让由蒸发器上升的蒸汽由下至上每层液体都发生阶梯蒸发作用,将进塔剩余氨水中的氨由上而下层层减少,降低到合格标准。分缩器的冷凝氨水回流液从上而下对氨蒸汽发生阶梯冷凝作用,使蒸汽中含氨浓度由下而上层层提高,从而得到浓度较高的氨气。
必须指出,塔底蒸发器蒸发的蒸汽除了要把剩余氨水中的氨蒸出,还需要把分缩器冷凝下来的相当于剩余氨水含氨量约两倍的氨蒸发出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简易氨水解析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氨水解析塔,所述氨水解析塔包括顶部挥发氨解析段、中部铵盐生成游离氨解析段和下部蒸发段,所述氨水解析塔塔顶设置氨气出口,所述氨水解析塔塔壁上设置有氨水入口、氢氧化钠添加装置和低压蒸汽入口,所述氨水入口设置在塔壁顶部,所述氢氧化钠添加装置位于在挥发氨解析段和铵盐生成游离氨解析段之间,所述低压蒸汽入口位于在铵盐生成游离氨解析段和蒸发段之间。
作为优化的一种氨水解析塔,不设置塔顶分缩器,同时省去了循环水冷却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一直以来剩余氨水蒸氨塔及蒸氨工艺的限制,将氢氧化钠溶液的添加装置与氨水解析塔合为一体,氨水先进入解析塔析出挥发氨再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减少了氢氧化钠的用量,减少蒸氨废水含盐量,有利于后续废水生化处理,减少盐类对环境的污染。
2、本实用新型去掉的传统的分缩器,不对氨蒸汽进行冷凝、浓缩氨,同时也就不再需要循环水冷却系统,节省了很大的设备投入资本和运行资金,而且极大的降低了塔底蒸发器的负荷,仅需要传统工艺一半以下的蒸汽量即可满足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氨水解析塔,2为挥发氨解析段,3为铵盐生成游离氨解析段,4为蒸发段,5为氨气出口,6为氨水入口,7为氢氧化钠添加装置,8为低压蒸汽入口,9为分缩器,10为喷射混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仅就作出改进的方案进行了说明,未作出特殊说明的废水排出口、塔底排出口、塔板等结构的设置,均采用现有技术。氨气出口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氨水解析塔,包括分缩器9、顶部挥发氨解析段2、中部铵盐生成游离氨解析段3和下部蒸发段4,所述氨水解析塔1塔顶设置分缩器9,所述氨水解析塔1塔壁上设置有氨水入口6、氢氧化钠添加装置7和低压蒸汽入口8,所述氨水入口6设置在塔壁顶部,所述氢氧化钠添加装置7位于在挥发氨解析段2和铵盐生成游离氨解析段3之间,所述低压蒸汽入口8位于在铵盐生成游离氨解析段3和蒸发段4之间。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氨水解析塔,包括顶部挥发氨解析段2、中部铵盐生成游离氨解析段3和下部蒸发段4,所述氨水解析塔1塔顶设置氨气出口5,所述氨水解析塔1塔壁上设置有氨水入口6、喷射混合器10和低压蒸汽入口8,所述氨水入口6设置在塔壁顶部,所述喷射混合器10位于挥发氨解析段2和铵盐生成游离氨解析段3之间,所述低压蒸汽入口8位于铵盐生成游离氨解析段3和蒸发段4之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立,未经杨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6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ORP可调的炭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泔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