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人工鼻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6747.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6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卞正霞;郑燕;刘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正霞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A61M1/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4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人工鼻。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临床上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正常的上呼吸道粘膜有加温、加湿、过滤和清除呼吸道内异物的功能,气管切开后以上功能丧失,患者依赖气管套管呼吸,由于吸入空气未经鼻腔黏膜湿化过滤,而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造成分泌物的干燥结痂不易吸出而影响通气效果,而且细菌也容易侵入导致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后套管的通畅、肺部感染的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措施。尽管气管切开技术发展已有很久的历史,技术也日趋完善,插管用品也不断更新,观察总结硅胶套管较金属套管易发生痰痂导致堵管,目前插金属气管套管的患者仍使用纱布覆盖管口,容易干燥、污染,吸氧、吸痰不能同时进行,操作不便;气管切开患者后期堵管尚无专用堵管医疗用具,临床上医务人员常就地取材用木塞、棉签、胶布、输液瓶塞、一次性注射器活塞头、一次性输血器茂菲氏管等不安全的用物堵管,常达不到消毒灭菌的要求,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弊端,如有时随着患者呼吸、咳嗽易脱落甚至吸入气道,发生窒息,并且从半堵至全堵需多次更换用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人工鼻,以解决目前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容易被痰液堵塞,氧疗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人工鼻,包括给氧口、吸痰口,它还包括过滤纸筒,在所述过滤纸筒的下方设有吸氧吸痰腔体,吸氧吸痰腔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给氧口和吸痰口;在所述过滤纸筒的上方设有形状与其相适配的堵管帽,所述堵管帽上设有堵孔和堵盖。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人工鼻特点如下:1、过滤纸筒下增加了空间,并设计了吸痰口。从过滤纸筒下的吸痰口随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还可避免痰液堵塞过滤纸筒。2、增加了堵管功能,且堵管帽可实现堵管从半堵至全堵逐步进行,无菌、安全。3、改进了给氧口的位置,湿化后的氧气从过滤纸筒下吸入,保证了氧浓度。4、阶梯型形接口可与一次性硅胶气管套管、金属气管套管配套使用。5、安全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易掌握,成本低,它的造价成本为每套10元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多功能人工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过滤纸筒(1)、给氧口(2)、吸痰口(3)、上接口(41)、下接口(42)、堵管帽(5)、孔(51)、堵盖(52)、吸氧吸痰腔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进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多功能人工鼻,包括给氧口2、吸痰口3,它还包括过滤纸筒1,在过滤纸筒1的下方设有吸氧吸痰腔体6,吸氧吸痰腔体6的两侧分别设有给氧口2和吸痰口3。
增加了堵管功能,在过滤纸筒1的上方设有形状与其相适配的堵管帽5,堵管帽5上设有堵孔51和堵盖52。装上堵管帽可达到半堵的功能,需全堵时,再同时将堵盖52按在堵孔51上。
吸氧吸痰腔体6的下方设有阶梯型形接口,阶梯型形接口由上接口41和下接口42组成,上接口41的直径大于的直径。上接口41与一次性硅胶气管套管配套使用,下接口42适用小接口的金属气管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正霞,未经卞正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6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呼吸机数据测量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呼吸内科喷药器